创业,你会选择什么?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11

  做IT的XDJM基本上都有一颗自主创业的心,个人觉得创业总的来说会有以下几个方向,受水平有限,也不知道对不对,也寻志同道合人士,伺机而动! 1.软件外包     个人觉得这个是最容易,也是level最低的创业,操作起来也最为简单,目前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极其迅速,不管是给行业软件产商做外包,还是给欧美、日本等做外包,都需要大量的外包公司和人才,盈利模式非常简单,赚取差价!这类个人感觉成就感很差。 2.行业软件产品研发     这类创业也有较大生存空间,但对前期资源的积累依赖较大,比较适合于有较长行业软件开发积累的团队进行创业,例如医疗行业、电力行业等都需要大量的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但此类创业类似伴大款,初期最好有明确的项目支持,否则可能在过程中直接被拖死。 3.互联网创业     这类就不言而喻了,大家都很清楚,开心网啊啥的模式,人气是关键。针对此类创业,个人比较倾向于基于互联网大腕的平台做1~2个产品,然后卖给这些大腕,速度和创新是关键。 4.共享软件创业     感谢[xiguayipian](http://blog.csdn.net/xiguayipian)同志补充,这块也是创业可以选择的一个方向,类似千千静听啊这些,但是针对这块个人还没有太多研究。     从核心竞争力来说,个人觉得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偏重于软实力上,IT硬件有向统一化发展的趋势,比如手机硬件,电脑硬件,这些东西似乎都已趋向于统一化,这块感觉后续很难找出差异化竞争实力,而且发展也相对成熟。再一个就是点子,个人觉得点子这个东西很玄乎,如果我们想到了一个点子,一定要意识到可能有至少上W人也想到了这个点子,其中可能有上百人会尝试,但最终最多有不到5个团队会成功。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感觉如何,专业一点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所以在方便性和易用性上面的创新会成为新的竞争力,因此,软实力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就是创业团队的能力,总感觉未来团队实力的竞争才是真正的竞争,这块也就看在创业准备过程中所积累的团队资源, 总的来说,不管从哪个方向创业,都离不开一个打了鸡血一样的团队,拥有持久的激情,感觉很多人都有好的想法,也都进行了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分析其过程,更多还是没有坚持下去,期间总会有太多的借口和妥协。如果我和我的团队选择创业,希望不要死在借口和妥协中。
';

中国真的没有软件生长的土壤吗?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09

      前两天陪客户吃饭,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资深员工教育了我一把,说了一句“中国没有软件生长的土壤”,然后从国家政治体系,一直分析到国有企业体系以及在里面混迹的种种技巧,总结下来一个逻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伺候好应该伺候的人,分析环境比能干什么更重要”。我的客户是大型国有企业,因此深知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是在如何运作,国有企业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沿袭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官场哲学,对于这位资深人士,个人觉得他在这个企业可以得到他想要的。     “中国没有软件生长的土壤”,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用着国外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做项目基本都是骗客户的钱,另外似乎大部分软件都已经极为成熟,我们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很多.......,这些环境一分析,似乎“中国没有软件生存的土壤”这句话很有道理。可是在我看来这和清王朝晚期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梦是一个逻辑,直接就是自我麻痹,不想改变,也不想发展。许多国人似乎经常会有这种风范。。。。,但是,我们真的有那么落后吗?总不会有小米加步枪和飞机大炮的差距吧?      政府、大型国企,用着纳税人的钱,靠着国家的扶持和垄断,NB轰轰,似乎成了中国的主流,在中国发展的这个阶段,个人觉得,它也必须是无奈的主流,大家都把所谓的“潜规则”奉为至宝,似乎只有掌握“潜规则”的人才是真正的NB人物,可是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和“红卫兵”时代有什么区别?在那个时代,有谁会去怀疑他们奉为至宝的东西,这些掌握至宝的人在那个时代成功了,他们成功了几年?现在,我们记住了袁隆平、钱学森,他们在那个时代似乎什么也不是,在科技方面,我们是抄了很多东西,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到现在,我们似乎也有很多自己的东西。     事物总是在发展的,价值守恒定律是整个宇宙都会遵循的,软件是一个太过年轻的行业,土都是那个土,关键看谁去在土上耕耘,种的是什么,怀揣着梦想,不要被所谓的“潜规则”潜掉,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发明了火药,却被火药打败,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人家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就觉得永远不可超越,这是个多么可悲的逻辑,“中国没有软件生长的土壤”,这都是那些非IT人士或者伪IT人士用来炫耀自己的手段而已,同时,也是那些想混混日子的人的借口而已。     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找一群真正的软件界山贼,远离那些想舒服过日子的人,不断的打怪练级,为实现真正的“中国创造、世界级”而奋斗。
';

研发管理模式探讨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07

     公司今天召开周会,是一个让人很不爽的周会,似乎每个部门都做了该做的事情,但是客户却越来越不满意,老大说我们离客户越来越远,作为产品研发部的负责人,这确实是我现在面临的现状,我发现越来越不了解客户在想什么,这对于产品研发是可怕的。公司的运营流程是把设计、研发、项目工程分为三个不同部门,不同的部门经理,不同的分管领导,实施与客户交互,研发负责产品研发,设计负责产品设计。从流程上看似乎很顺畅,也可以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但这更适合于产品型公司的运营,做为一个项目型的公司,流程本身就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1.对运营管理的压力过大。 2.各部门协作内耗过大。 3.用运营流程来承担责任,最终会变成没有人负责任,大家都会有借口。       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过程中只要各部门对职责理解存在一点点不一致,就会导致骨牌效应,将导致各部门执行过程中似乎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最终价值链产出却出现较大差异。从改进来说,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1.管理层是否有一致的目标? 2.如果出现争执,是否有人可以拍板? 3..是否有人关心产品的发展方向? 4.对客户负责的人是否可以调动资源保障客户需求?
';

让人可怕的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05

     在顺畅的环境下,所有人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在团队顺风顺水,不管是外围环境还是资金情况都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大家都表现出了对梦想的执着与激情。但是,认真思考一下,这真的是梦想吗?在这样一个绿洲下选择出来的战友,可靠程度真的无法辨别,你不知道当绿洲变成沙漠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抛弃你。      一个千锤百炼的团队是可怕的,不在于里面的人有多么高人一等的能力,让人可怕的,是他们彼此是真正的战友,不管在顺境和逆境中,他们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执着于激情。这样的团队,才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人们总是会给自己找很多堕落与放弃的理由,在团队遇到困境时,有人选择离开,离开的人都不会说是因为团队遇到了困境,他们会为自己找许多放弃的理由,在我看来,坦荡的说出因为团队遇到困境自己没法坚持下去比那些拼命为自己找理由的人要优秀得多。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选择同伴很重要,请珍惜在逆境中获得的同伴,他们会是你成功的基石,就算最后不会成功,也会失败得很精彩。看一个企业有没有前途,有时候看这个团队在逆境中的表现比看他们的营业额更重要。      致力于融入一个山贼团队,吃肉、喝酒,打怪、升级。
';

优秀,是一种生活态度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02

   工作中,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抱怨为什么机会总是不属于自己,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的不公平,许多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却可以拿着高薪在那里指手画脚,很快产生报复心理,自己也什么都不做,或者不尽全力去做,认为自己做得多了是被企业占了便宜。几年前,这样的心理我会有,现在,也偶尔会有,我估计大多数人也都会有,特别是技术人员。这个阶段里,我深刻的意识到这不是在报复企业,这是在报复自己,这样的心理只会让优秀离自己越来越远,最终沦为平庸之辈。对于企业而言,这顶多算是招聘了个自甘堕落的员工,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从我接触的人看,大多人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或者获得江湖地位。这很有道理,谁会义务帮一个企业赚钱呢?但是,如果把这个做为工作的核心,试想,到底自己能坚持多久的激情?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给你加工资或者提高你的职位,那到最后,给予你工作激情的又是什么?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的工资是4K,可能企业忽然把你的薪酬调整到8K,短时间内,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物有所值,拼命工作,一段时间后,你的工资已经是2W了,你可能已经是有房有车一族,这个时候企业再给你加薪到2.4W,你还能找到4K~8K的激情么?那么这个时候,你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如此来看,报酬与江湖地位似乎并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目的,那么我们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当一只老虎被关在笼子里面,天天有人送吃的,一段时间后,老虎自然而然失去了生存的本能。人也一样,如果很长时间不去持续锻炼自己的技能,再优秀的人最终也会失去原本所拥有或者本可以更好的东西,最终沦为需要依靠别人的平庸之辈,失去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我认为工作更多是让自己持续提升,不成为社会进步累赘的一种手段。当你在持续进步,你的社会价值会越来越高,报酬、江湖地位只不过是你成长过程中的附属品,它是自然而然的(虽然在一个时间区间里面可能是不对等的)。如果以这个做为工作的核心目的,我想应该不太会关注别人是否比自己多获得了什么,因为那对于你自己的精进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从0~23岁都是依靠着别人在生活(大多数情况,不排除特例),更多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不管这个过程你认为自己有多辛苦,其实本身并未创造任何价值。从25~55是黄金价值创造区间,也就是工作的核心期间,55~75可以算是自己享受自己所创造成果的时间,从这个来看,工作时间仅为30年,享受时间至少为43年,我们有什么理由在工作时间内不努力?让我们放下那些会让自己平庸的借口吧,趁现在,不是尽力,是尽全力,可以更换工作的地点,但是不要更换工作的态度!
';

程序员面试中如何让自己更吸引企业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3:00

 这段时间面试了很多人,但是似乎都没有特别满意的,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下程序员面试如何让自己更吸引企业(至少这吸引我),我这里不想说技术上的东西,因为那是个基础,就像农民应该会种地是一个道理,主要想总结以下除了技术以外的东西: 1.认真了解你所要面试的企业,如果你很了解这个企业,这会让面试人员感觉你重视这次面试。 2.面试之前,真正思考一下自己的优缺点,思考一下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的缺点改进计划。 3.不管你面试什么岗位,面试官问什么问题,表现出你的激情与对目标和梦想的渴望,任何一个有前途的企业都喜欢有激情和渴望的员工。很多时候,态度与激情比会什么更重要,特别是有工作几年后,如果还能保持最初的激情,这个人发展差不了。 4.诚实,有些东西,没接触过,就说没接触过,面试官通常问很多问题的时候只是想了解你这个人对自己认识是否清晰,而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 5.尊重,尊重不是所谓的唯唯诺诺,但至少不要让别人感觉你轻浮,因为一个不尊重面试官的人,他怎么会尊重自己的团队。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水平有限,仅做为参考!
';

最近一些给力的语录!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58

1. 不管你是什么大学毕业,你的毕业证,我都只当作收款凭证,因为它能说明的,只是你的家庭为你读书付过款,而并不能说明你有没有读过书-某企业老板说的 2.有些鸟出来不是为了躲枪子的,而是为了干它该干的事-罗永浩说的 3.一个充满激情的、有个性、对成功欲望强烈的团队让人感觉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失败也会失败得很精彩!-我说的 4.面对需求变化,就应该像小蔡换女朋友一样的淡定!淡定到这个程度你就升级了!-我说的 5.被成熟的时候容易有这种纠结,如果你真的成熟并想明白了,那么听老板话叫执行力,装孙子叫营造良好的客户关系,装牛X叫值得自信,装坚强那叫让父母放心,孝顺!-同事说的 6.每天都只抱着自己那点点值得骄傲的东西,没啥意义,最难的还是改变,哪怕是只改变了一点点,立马就显出人与人性能上的差距了!-我说的 7.亚当和夏娃具备了评判善恶的“智慧”后就不属于天堂了!-《不抱怨的世界》 8.任何尖刻激烈的言辞背后,总有一个虚弱的理由!-《不抱怨的世界》 9.价值就像怀孕一样,时间长了才看得出来,主要是要坚持,不流产。-同事说的 10.人与人在功能性上差别很小,性能上差别就真的很大,决定性能的常常不是配置差异,而是支撑架构与调优的问题-我说的 11.如果把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如果放在冷水里慢慢加热,直到煮死它也不会跳出来-《一张图表解决战略问题》 12.妓女不可能等有性欲才接客,作家不可能等有灵感才写作,学习不可能等有状态再看书,有些事情,虽然勉强,但还是必须去做!-《某书》      
';

程序员的幸福生活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55

    作为一个程序员,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环境与生活节奏可以是程序员的幸福生活。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对于幸福的定义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我而言,现阶段总结记录一下: **工作** 1.在一个有梦想与野心的公司,至少70%以上的人怀着相同的梦想,是真正的梦想,不是挂在嘴上的那种。 2.有一个与自己互补或者比自己强很多的领导,有一群与自己有相同奋斗目标且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同事。 3.公司没有太多政治风气,争论仅为就事论事,大家更多关注产品如何更NX,而不是每天研究权属之争。 4.有机会站在高端论坛上分享自己的成果。 5.收入处于地域中上水平。 **生活** 1.父母身体健康,只需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有一个与自己有基本相同人生哲学的女朋友或老婆,有能力给予别人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不是为了有所回报,换句话说,有社会责任感。 3.每周有运动时间,比如周末可以骑车、打球,有健康的身体。 4.有知心朋友,可以在脆弱的时候相互支撑。 5.40岁前可以去这些地方:自驾去西藏、骑车去香格里拉、马尔代夫、加拿大、迪拜,50岁后可以回农村老家每天钓鱼、种菜。      如果上面都有,个人觉得算是一个幸福的程序员,正在努力中......。  
';

一个菜鸟程序员几年的工作体会与总结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49

2007年,毕业了,怀着不知道什么样的心情正式跨入软件开发大门,拿着两个学位证,SCJP等一系列认证,掌握hibernate,Spring这些乱起八糟的东西,JAVA开发更是认为自己那个角落的API都知道,认为WEB开发里面的各种协议及理论都已滥熟于胸,嚣张得一沓糊涂,简直认为自己就是中国软件的未来。 第一个项目是个报表类项目,在里面整了个能够整合异构数据库的数据整合功能,自信心更是暴涨。。。。。。 第二个项目就是数据整合工具,看着当时的老大做的设计,佩服得五体头地,基于设计,三下五除二就把功能都开发出来了,觉得自己的代码编写能力真的是不可一世。。。。 总结:这就是2007年,可以定义为幼稚、嚣张的一年,鄙视一切,现在回头看看那些代码。。。。五味杂瓶。。。。 2008年,做了个边缘项目,党建项目,项目虽然边缘,收获很大,带着一群给力的哥们加了将近5个月的班,神马五一,周末都是浮云。。。这个项目覆盖范围N广,几个省使用。学到了很多东西,写方案,写PPT,写汇报材料,写代码,神马都写。一口气把什么liferay,ajax啥的整得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对了,还写了个代码规范。 总结:这就是2008年,这个年头里,接触了文档,接触了带领团队,这个年头里,有的更多的是感谢,感谢那些给力的XD,感谢给我机会的老大们,还拿了好几个公司奖项,哈哈,现在看看以前写的文档,PPT。。。五味杂瓶。。。。。 2009年,做了个企业BI规划项目,做了个KPI管理项目,了解了N多商业平台工具,做BI规划项目的时候,对凯捷啊这些咨询公司佩服得一沓糊涂。。。。可是这一年心里上也出现了波动,想要换个环境。。。。最终,留下来了。。。。这一年,真正知道了建设方案要怎么写,知道文档是什么东西。。。知道了PPT是什么东西。 总结:2009年,了解了方案不是到处copy来就行了,是要认真写的,知道心态是要靠自己调节的。 2010年,EIP加入,这是个给力的项目,可是似乎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带着XDM重新梳理、制定计划,重拾信心,一点点争取客户信任,终于基本达到客户基本满意,同时也开始考虑一些产品化的东西。还规划了个基础开发框架平台,不过,可以算是个失败的事情,最终成果有限,做这个事情的XD也不一起奋斗了。 总结:2010年,知道客户的期望管理是如此的重要,学习了ZK这个东西,了解了团队有时候真的是需要陪伴的,别把他们当棋子。得出一个结论:团队负责人就是解决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团队问题,技术问题还是后勤问题,给力的团队负责人知道在什么地方给力。。。。。。 2011年,团队多了N多人,也多了N多项目,面对规模的增大,虽然信心百倍。。。可是很多以前的方法都似乎失灵了。。。正在期待一些改变。。。。 2011年,准备学一下PHP,其他东西正在总结中。。。。。 总结几条: 1.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放低姿态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2.技术,理论,各种知识学习永无止境,别拿一些环境因素当借口,多看书。 3.激情与态度往往比会什么更重要。 4.作为团队leader,重点是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当发现团队解决不了一些问题的时候,自己上并不是违背管理学的什么逻辑。 5.职位提升后往往更容易为自己找堕落的借口,找失去激情的理由。不管在什么位置,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自己堕落。
';

JAVA程序员学习路线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46

几年工作,总结以下学习路线,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跨入JAVA程序员界的同志,供参考!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td valign="top"><p><strong>序号</strong></p></td><td valign="top"><p><strong>名称</strong></p></td><td valign="top"><p><strong>描述</strong></p></td><td valign="top"><p><strong>推荐学习</strong></p></td></tr><tr><td valign="top"><p>1.    </p></td><td valign="top"><p>标准JAVA技术</p></td><td valign="top"><p>了解JAVA基本原理、概念</p></td><td valign="top"><p>《JAVA编程思想》(精读)</p></td></tr><tr><td valign="top"><p>2.    </p></td><td valign="top"><p>WEB开发基础技术</p></td><td valign="top"><p>了解JAVA WEB开发核心基础,HTTP协议, J2EE核心基础</p></td><td valign="top"><p>《深入体验JAVA Web开发内幕——核心基础》(精读)</p></td></tr><tr><td valign="top"><p>3.    </p></td><td valign="top"><p>JS,HTML等网页技术基础</p></td><td valign="top"><p>了解JS,HTML,CSS等网页核心技术 </p></td><td valign="top"><p>《javascript网页开发-张孝祥》(熟读)</p></td></tr><tr><td valign="top"><p>4.    </p></td><td valign="top"><p>Spring框架技术</p></td><td valign="top"><p>核心理解Spring IOC,AOP逻辑及应用</p></td><td valign="top"><p>《spring中文开发参考手册》(泛读)</p></td></tr><tr><td valign="top"><p>5.    </p></td><td valign="top"><p>Hibernate框架技术</p></td><td valign="top"><p>了解ORM理念,hibernate核心机制及应用</p></td><td valign="top"><p>《精通Hibernate: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泛读)</p></td></tr><tr><td valign="top"><p>6.    </p></td><td valign="top"><p>AJAX技术</p></td><td valign="top"><p>了解AJAX概念及基本应用</p></td><td valign="top"><p>《Ajax In Action》(泛读)</p></td></tr><tr><td valign="top"><p>7.    </p></td><td valign="top"><p>ZK框架技术</p></td><td valign="top"><p>了解ZK展现层框架理念及组件应用方法</p></td><td valign="top"><p>《ZK Developer's Guide》(泛读)</p></td></tr></tbody></table>     总而言之,需要了解JAVA核心基础,J2EE基础,WEB基础,展现层技术。。。至于书籍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些是我看过的,觉得还不错,推荐一下。另外千万不要低估基础。是高手还是码农很大程度在于你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否足够扎实。如果基础不给力,经验再丰富也是个码农。。。。
';

苹果发布会的启示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40

  苹果每次产品发布过程和产品不尽相同,但最终都会让我有一个感觉:我想拥有一个ipod、iphone或是ipad。我想让我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因为乔老爷子的名气,而是苹果产品研发到发布策划到最终发布都从始至终想要表达的逻辑:这就是你想要的,这肯定能改变世界!     虽然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面对不同的客户,但从产品发布本身的逻辑是相通的。好的产品发布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在这里我不想谈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产品发布,只想分享下从苹果身上学到的东西:    ** 1.****目标与策划**:苹果的发布会,从前期的宣传、发布会场地布置、发布介绍及演示的顺序等都无不体现着与产品目标的丝丝入扣,成功的将用户带到了一个苹果文化特有的场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苹果的产品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上,而是融入到了整个文化中。回看我们的产品研发、发布或者用户培训,经常的,我们把这些仅仅做为一个工作,可悲的是,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用户的满意度以及我们的成就感也就散失在这些地方。     **2.****技术优势是不言自明的**:苹果拥有无语伦比的技术优势,但在所有的产品发布会中,没有人把费解的技术架构图放在屏幕上,所有的介绍、演示都是在告诉我们,这款产品为什么你会需要,拥有它将改变你什么以及将为你带来怎样的体验。当你看完这些后,虽然乔老爷以及工程师对技术只字未提,也同样会让你感受到他们在技术上面的造诣之深。     **3.****自信才会有感染力**:苹果发布会中,不管乔老爷子、工程师、演示人员,从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感染力,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推出的产品的自信以及渴望你体验产品的激情。要拥有这种自信与激情,个人的修炼是一部分因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产品整个设计研发过程中他们所倾注的心血,每个产品特性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思考与验证最终形成,是最终用户给予他们对产品的自信,他们都确信,这就是用户想要的,不容质疑的。这也正是我们的产品最欠缺的地方,为什么每次站在台上总感觉欠用户什么?总感觉那么多不确定因素?总害怕用户不满意我们的设计?在这些,我们真的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做的东西是不是客户想要的!     我们没法像苹果一个宣言要改变世界,但我们做软件的至少需要去思考,我们到底能改变什么?如果我们研发的软件没有为客户改变任何东西,我们的软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的软件在使用时点每个按钮时用户都提心吊胆,这样的东西和喝到含三聚氰胺的牛奶有什么区别?从现在开始,致力于改变!  
';

“救命稻草”的逻辑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38

   “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里面的经典语言,很出名,常被引用,对这句话不是很感冒,反倒是有一个哥们说三多兄那个关于救命稻草的逻辑让我极其的欣赏和推崇。老三基本抓住了每个他能抓住的东西,这是何等的牛X,按角色的定义,他应该是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抓住全剧的无数根“救命稻草”,也看不清楚方向和未来,但他做了他力所能及的,拼命的抓住每一根“稻草”,最终老许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遥想现在我们搞的信息系统,大方向基本上有很多人都能说个大概,为啥整了半天还不如老许?参考IT界大牛发展经历,跟老三的经历惊人的相似,在他们开始研究一个东西的时候基本上是一片茫然。大脑里面只有一个目标,这个东西好(跟老三觉得当兵好,进老A好一个逻辑),就开始死磕,抓住每一个想法(稻草)并将其实现。最终搞定了惊人之举。当然,这些IT大牛比老许有更高的天赋,他们把握住了方向,同时又有老许的核心精神,想不成功都难啊!信息爆炸的时代,就算不能想到什么惊世骇俗的创意,通过东拼西凑也可以提出一个大概。缺失的更多是落地的决心和把一个极小的点当成“救命稻草”的精神。目前我们的信息系统研发和应用方向极其的清晰,还有一堆人在研究计划,可谓有方向,有计划,比起三多来说,我们占了绝对优势,想想如果再有“救命稻草”般坚决的执行,想想就乐,前面一片光明啊,而且是越走越光明。可是如果缺了“救命稻草”,那真的是越来越黑暗了。这估计和网上常常说20W年薪招一个技工都招不到一个逻辑。         接着侃侃一拨人如何具备“救命稻草”的精神,德鲁克曰“管理的核心在于自我管理”,一拨人中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在坚持“救命稻草”逻辑,那指不定就劣币驱逐良币了。但如果这一两个人在团队里面有极大的发言权(例如:山贼首领),指不定一段时间后大家就都奉承一个执行逻辑了。亮剑就是一个鲜活得一塌糊涂的实例,实例正反两面都有。太TMD鲜活了。看看独立团老李的自我管理做得真是淋漓尽致。不但他自己死磕,整个团都跟着他死磕,还死磕得无怨无悔。如果老李不具有亮剑精神,那估计把亮剑精神说到嘴皮磨破,也怕是亮不了剑了。这个估计就是老德这个自我管理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

技术人员成长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36

      首先,纠正一个流行的概念,估计大家都听说过“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能到30岁”。如果你相信这个说法,在软件技术领域,你已经失去了一半机会,成功会离你更远。中国的软件行业真正开始发展是从2000年开始,在2000年前,在中国,有几个人是真正的研发人员?所以现在来看没几个人30多岁了还在搞技术,就算是30多岁还在搞软件技术的人,也大多是管理人员。加之大家对软件技术人员天天加班、知识更新太快等逻辑的认可,给80后从事技术的人员造成了假象,得出了一个看似极其合理的逻辑“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能到30岁”。这是很荒唐的结论,大家看看在微软、GOOGLE等软件行业巨头里面,正是一些有着丰富经验、扎实基础技术功底的人在支撑整个企业技术的发展,这些人,把技术做深、做透做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大多数已经有着10年甚至20年的软件技术领域工作经验,现在仍然在技术领域呼风唤雨,成为全世界软件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但这些中流砥柱里面,中国技术人员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在未来十年,支撑软件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将会成为80后程序员。我相信,中国软件技术人员在世界技术领域里面绝对不会再仅仅是微乎其微的配角。这一切都靠我们!        一个应届毕业生,经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代码编写人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代码编写人员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软件工程师。代码编写人员与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区别就像“会说话”与“演讲者”的区别。如果你到30岁还只是个代码编写人员,似乎就验证了“软件技术人员的工作寿命只到30岁”,但悲哀的是,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软件技术人员,没有验证任何东西,不过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个借口寻求心里安慰而已。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同,但失败归结起来就只有几个原因:      浅尝辄止:在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或者一套方法时,才刚刚入门,就觉得整个体系已完全了解,进而以非常藐视的态度学习,经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整个技术能力体系成了一个空架子,不坚实,最终成了一个代码工人,工作时间再长,也顶多是个熟练的代码工人。      擅于找借口:擅于找借口的人总觉得任何失败都和自己无关,总是希望找出一些理由来证明失败是合理的,这样的工作逻辑,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失败。      从不总结:不管工作多少年,多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体系,没有自己的代码库,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积累。最终导致任何时候开展任何一个工作都像是重新开始。       如果我们经常犯以上错误,很可能几年后,还是一个代码编写人员。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这里,总结以下前期学习的经验:        自学精神。作为一名软件技术人员,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希望被动地接受训练还是主动地训练自己,这个态度很重要。在软件技术行业里,很多知识不能依靠他人提供的培训,成功的技术人员往往都是通过自学--靠自己来训练自己。        务于精熟:针对基础部分知识学习,一定要精细化,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针对在基础知识以上的框架级应用(例如Spring等)学习,首先需要从整体理解其核心设计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应用,更多的需要理解在框架设计之初,为何设计者要采用该设计理念。学习软件设计思想时,不仅要注重小技巧的获得,更应该深刻领会其在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和设计上的奇巧之处。这种方式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同时,个人的整体技术能力体系将会是夯实可靠的。      擅于总结、找到兴奋点:定期总结(最好一个月一次)是一个软件技术人员成长的核心,通过定期总结,可以让好的代码段、设法方法及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在总结过程中找出自己的成长点,只有感受到不段进步,才能持续的兴奋。      甩开借口、需求解决方法:在工作中,做任何事都可能会失败,软件开发也一样,关键在于对待失败的态度,在失败后,不凡甩开借口,不要再去关注外围环境或者他人做得是否足够好,不要天天只懂得抱怨,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会让自己毫无成长,先认真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是否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工作逻辑,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失败的几率。    接受不同的意见。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产生。虚心接受别人不同的想法,并很好地与个人意见进行最优化整合,才能有助于达到最终目的。      以上都是个人的观点,受个人水平影响,仅给大家做为参考!   
';

软件技术体系发展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33

     WEB2.0、SOA、云计算、虚拟化、统一通信、ERP、BI这些如今炒得如火如荼的概念无不都在说明一个事实,IT及信息化的突飞猛进使其原有单一的模式已不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论是最广大用户群的互联网应用,还是企业信息化,都在呼吁整合与共享。云计算的概念,这么来理解最为直接。就像天空的云彩和地球的关系。每个用户在云彩上可以方便地腾云驾雾访问地球这个数据中心或者超级平台。Goole、亚马逊、IBM等都提出对云计算的理解并付诸行动,李一男加入百度后提出的“阿拉丁”战略计划,这是百度对云计算的理解,不论是谷歌云计算,还是百度的阿拉丁,都在在意图提供最大化的共享,并试图检索一切信息。      回到具体实现的编程语言上,任何一门编程语言的产生都有其领域特定性。没有任何一门语言是没有价值的,也没有任何一门语言可以解决所有问题。JAVA做为全球开发语言的TOP1,在最新发布的JAVA7虚拟机中增加了对多种动态程序语言的支持,这充分说明了SUN的意图:JAVA不是唯一,JAVA和其它的语言也不是对立的,我们所要的是互取所需,在各自的舞台发挥,共同为开发人员提供支撑。       计算机编程语言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演变,每个递进阶段所出现的编程语言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均出现了专注于该领域的编程语言,程序员有了更多选择,语言专业化为程序员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每一门语言在创立之始,都是目的与边界明确的,因此,语言的发展也更多的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在信息一体化的今天,单一领域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单一的编程语言也无法在各个领域都表现那么出色。因此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从用户需求、架构模式还是编程语言,无不都在迫切的需求“合”,且不理论软件技术何时再“分”,至少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我们会仍然为“合”而努力。 CTO中的链接:http://cto.csdn.net/Article.aspx?Name=yangheng&pointid=1418
';

前言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07:32:31

> 原文出处:[体会人生](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ils/moodlife.html) 作者:[sdhustyh](http://blog.csdn.net/sdhustyh) **本系列文章经作者授权在看云整理发布,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 体会人生 > 总结本人的程序员生活,希望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之士共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