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新日志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1:38:25

## 添加新日志 在每次执行命令的之前和之后, 程序都会记录微秒格式的当前 UNIX 时间戳, 这两个时间戳之间的差就是服务器执行命令所耗费的时长, 服务器会将这个时长作为参数之一传给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 而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则负责检查是否需要为这次执行的命令创建慢查询日志, 以下伪代码展示了这一过程: ~~~ # 记录执行命令前的时间 before = unixtime_now_in_us() # 执行命令 execute_command(argv, argc, client) # 记录执行命令后的时间 after = unixtime_now_in_us() # 检查是否需要创建新的慢查询日志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argv, argc, before-after) ~~~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的作用有两个: 1. 检查命令的执行时长是否超过 `slowlog-log-slower-than` 选项所设置的时间, 如果是的话, 就为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日志, 并将新日志添加到 `slowlog` 链表的表头。 2. 检查慢查询日志的长度是否超过 `slowlog-max-len` 选项所设置的长度, 如果是的话, 那么将多出来的日志从 `slowlog` 链表中删除掉。 以下是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的实现代码: ~~~ void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robj **argv, int argc, long long duration) { // 慢查询功能未开启,直接返回 if (server.slowlog_log_slower_than < 0) return; // 如果执行时间超过服务器设置的上限,那么将命令添加到慢查询日志 if (duration >= server.slowlog_log_slower_than) // 新日志添加到链表表头 listAddNodeHead(server.slowlog,slowlogCreateEntry(argv,argc,duration)); // 如果日志数量过多,那么进行删除 while (listLength(server.slowlog) > server.slowlog_max_len) listDelNode(server.slowlog,listLast(server.slowlog)); } ~~~ 函数中的大部分代码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 `slowlogCreateEntry` 函数: 该函数根据传入的参数, 创建一个新的慢查询日志, 并将 `redisServer.slowlog_entry_id` 的值增一。 举个例子, 假设服务器当前保存的慢查询日志如图 23-2 所示, 如果我们执行以下命令: ~~~ redis> EXPIRE msg 10086 (integer) 1 ~~~ 服务器在执行完这个 EXPIRE 命令之后, 就会调用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 函数将为 EXPIRE 命令创建一条 `id` 为 `6` 的慢查询日志, 并将这条新日志添加到 `slowlog` 链表的表头, 如图 23-3 所示。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2015-09-13_55f52d3dd6b30.png) 注意, 除了 `slowlog` 链表发生了变化之外, `slowlog_entry_id` 的值也从 `6` 变为 `7` 了。 之后, `slowlogPushEntryIfNeeded` 函数发现, 服务器设定的最大慢查询日志数目为 `5` 条, 而服务器目前保存的慢查询日志数目为 `6` 条, 于是服务器将 `id` 为 `1` 的慢查询日志删除, 让服务器的慢查询日志数量回到设定好的 `5` 条。 删除操作执行之后的服务器状态如图 23-4 所示。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2015-09-13_55f52d3fa0c16.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