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11:57:56
## 商业计划书
虽然吴言一直觉得系统开发才是硬道理,其他神马都是浮云。但是在创业网站上,各位牛人们一遍遍重复着的商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对吴言还是产生了影响。虽然商业计划书融资价值无限接近于零,但是一个商业计划书可以为自己理清创业思路,这点吴言还是认可的。况且,万一真的通过商业计划书融到资,那就更美了。
吴言不准备写几十页那种长篇大论的商业计划书,因为一件事情说清楚两三页就足够了,VC们时间都很紧张,两三页他们可能都会嫌长。虽然也有观点说,写商业计划书体现你的态度,更有甚者,有人还声称,有创业团队就是凭在上百页的商业计划书,没有一个错别字,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失误,得到投资人首肯而成功融资的。对于这些吴言始终认为是忽悠。
商业计划书通常的建议是将管理团队放在最前面,因为投资就是投人嘛!吴言现在还是光杆司令,处于无兵无将的状态,显然不适合把这一部分放在前面,没办法,只好将产品及服务放在最前面了。
“我们要做的是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我们会聚合当前主要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提供比价功能。同时我们会利用内容推荐引擎以及社会化推荐引擎,向客户做出个性化推荐。同时,允许用户对产品功能、性能、购买、使用、维修等方面,发表评论、打分、投票,还可以写微博及博客,在产品WiKi中完善产品知识库,还可以在问答平台对产品各个方面提问和回答问题。
我们所提供的价值:首先是同种商品在不同网站的比价功能,其次是个性化推荐,解决现实生活中用户想购买某种商品,而熟人网络缺乏相关知识专家,对不同产品无从选择的问题,我们是通过对用户元数据进行聚类,然后根据同类用户购买行为数据,同时根据产品属性与用户需求属性,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最佳匹配,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结果;最后,我们解决了电子商务网站目前虽然也有评论等社交功能,但是他们只是针对在本站购买的用户,用户样本太小,社会化功能不明显。但是我们针对产品的所有用户(无论采用哪种购买渠道),用户对产品的各种交互,自然就会产生大数原则,体现出用户与产品间的真实状况,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可以产生更加准确的社会化推荐结果。”
接下来是市场分析部分,吴言觉得不必在这里面分析什么是社会化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为什么是继团购后又一个可能的热点,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总体市场规模和年复合增长率,这些VC们知道得比自己清楚,没有班门弄斧的必要,在这部分吴言只是谈了一下目标市场。
“我们针对的第一批用户是对价格较敏感的用户,我们的平台可以省去他们去各个网站手工比价的工作,同时这批用户也是电子商务最忠诚的用户,但是他们对特定电子商务网站忠诚度较低,与此相反他们对我们这样的具有比价功能的电子商务聚合网站,有比较高的忠诚度。
其次,是对需要专业知识的,如3C等电子产品,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往往要求用户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用户通常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在其熟人圈子中又缺少相应的人来咨询,在搜索引擎上查很费力,而我们网站可以将这些产品信息、使用信息、购买信息集成在一起,不仅有专业信息,还有其他真实用户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下面是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吴言不用去搜也能想到。这年头,稍微靠谱一点的想法,就有无数知名及不知名的团队在做,想找到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域,基本很难,除非你的想法十分不靠谱。
“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淘江湖、蘑菇团、优衣网等,目前在女装、化妆品等时尚领域,这种模式应用比较多。我们觉得我们和他们主要的区别是:他们主要精力在做SNS,也就是社会化加电子商务,他们想通过SNS来吸引用户来进行电子商务。而我们是通过全文检索、数据挖掘、推荐引擎等商业智能技术,给用户个性化的推荐,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同时,我们是一家轻公司,不涉及电子商务的进销存环节,这些还是由目前的电子商务网站来提供,我们专注于提供购物咨询类服务。因此,我们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替代性竞争,不是直接竞争。”
最后还是要回到管理团队这个令吴言很头痛和无奈的话题,吴言只好这样来写:
“人力资源规划:在初期我们需要3人研发团队做网页抓取和页面解析工作,同时需要2人团队做全文检索、数据挖掘、推荐引擎工作,同时我们需要10人左右团队,将网页抓取内容输入到我们的系统中来。
管理团队:首席技术官:吴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15年软件开发经验,具有多年开发大型商业智能系统研发经验,丰富的软件项目管理经验。首席执行官:暂缺。首席财务官:暂缺。我们具有非常开放的心态,欢迎推荐合适人选担任这些重要职位。”
这一段的灵感来自于UCWEB,这个前一段风头很劲的企业,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他们的前传,Ucweb是两名亚信的工程师离职创办的,他们当时去找联想投资去融资,联想投资认为他们只是技术人员,团队不够完整,因此拒绝了他们融资请求。但是当时联想投资的投资经理俞永福很认可他们,私下和他们沟通很顺利,俞永福毅然从联想投资辞职,做了UCWEB的CEO,然后才有俞永福找到雷军,雷军感动于那两个亚信工程师的胸怀和俞永福的勇气,于是决定出来相助,后来才有在雷老大的帮助下成功融资的故事。吴言也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俞永福。
最后一章财务预测,吴言实际上花费了最长的时间,他首先通读了《经理人财务读本》这本书,另外还下载了财政部财务管理规范,完全搞清楚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三者的关系,同时根据财政部的规范建立了会计科目。吴言通过Excel的公式和VBA宏开发了一个小型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处理工资、保险、房租、水电、销售收入、税务等常用操作,通过做了一些销售数据假设,吴言生成了三到五年的资产负债表,并附在了商业计划书的后面。
通过财务预测环节,吴言发现即使是实现他的这个简单的想法,也要花费上百万,人力资源真的很昂贵。而投资回报率,即使按照乐观估计,也远达不到他们VC通常要求的几十倍。这能说服投资人吗?是不是应该将销售数据放大,达到投资回报率几十倍呢?吴言想,自己刚才做的预测已经很乐观了,如果再放大那就纯粹是吹牛了,算了还是诚实一些吧!
就这样,吴言一份三页纸的商业计划书就形成了,但也花了吴言一周多的时间来准备。接着,吴言就是从网上搜到各个投资机构联系名录,满怀希望的发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
接下来就是痛苦的等待,每次吴言满怀希望的打开自己的邮箱,当看到有新邮件时,吴言总是会激动万分,但是打开一看,通常是垃圾邮件,顿时就会失望到了极点,吴言同时发现自己此时对垃圾邮件的痛恨真的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这样一次次的重复着希望到失望的轮回,吴言在焦灼的等待中度过了漫长的两周的时间,终于吴言彻底相信真的不会有回信了,真的没有奇迹发生了,一切只能是靠自己的努力。
敬请期待下集:创业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