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内置函数大全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47

[TOC] # abs() 函数 > abs() 函数返回数字的绝对值。 ~~~ abs(-45) : 45 abs(100.12) : 100.12 abs(119L) : 119 ~~~ # divmod() 函数 > divmod() 函数把除数和余数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返回一个包含商和余数的元组(a // b, a % b)。 ``` >>>divmod(7, 2) (3, 1) >>> divmod(8, 2) (4, 0) >>> divmod(1+2j,1+0.5j) ((1+0j), 1.5j) ``` # input() 函数 ``` Python3.x 中 input() 函数接受一个标准输入数据,返回为 string 类型。 Python2.x 中 input() 相等于eval(raw\_input(prompt)),用来获取控制台的输入。 raw\_input() 将所有输入作为字符串看待,返回字符串类型。而 input() 在对待纯数字输入时具有自己的特性,它返回所输入的数字的类型( int, float )。 ``` # open() 函数 > open() 函数用于打开一个文件,创建一个file对象,相关的方法才可以调用它进行读写。 # staticmethod() 函数 > staticmethod 返回函数的静态方法。 > 该方法不强制要求传递参数,如下声明一个静态方法: ~~~ class C(object): @staticmethod def f(arg1, arg2, ...): ... ~~~ 以上实例声明了静态方法 f,类可以不用实例化就可以调用该方法 C.f(),当然也可以实例化后调用 C().f()。 # all() 函数 > all() 函数用于判断给定的可迭代参数 iterable 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 TRUE,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元素除了是 0、空、FALSE 外都算 TRUE。 ``` >>>all(['a', 'b', 'c', 'd']) # 列表list,元素都不为空或0 True >>> all(['a', 'b', '', 'd']) # 列表list,存在一个为空的元素 False >>> all([0, 1,2, 3]) # 列表list,存在一个为0的元素 False >>> all(('a', 'b', 'c', 'd')) # 元组tuple,元素都不为空或0 True >>> all(('a', 'b', '', 'd')) # 元组tuple,存在一个为空的元素 False >>> all((0, 1, 2, 3)) # 元组tuple,存在一个为0的元素 False >>> all([]) # 空列表 True >>> all(()) # 空元组 True ``` # enumerate() 函数 > enumerate() 函数用于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同时列出数据和数据下标,一般用在 for 循环当中。 Python 2.3. 以上版本可用,2.6 添加 start 参数。 ~~~ enumerate(sequence, [start=0]) ~~~ * sequence -- 一个序列、迭代器或其他支持迭代对象。 * start -- 下标起始位置。 ``` >>>seasons =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 list(enumerate(seasons)) [(0, 'Spring'), (1, 'Summer'), (2, 'Fall'), (3, 'Winter')] >>> list(enumerate(seasons, start=1)) # 下标从 1 开始 [(1, 'Spring'), (2, 'Summer'), (3, 'Fall'), (4, 'Winter')] ``` # int() 函数 > int() 函数用于将一个字符串或数字转换为整型。 ~~~ class int(x, base=10) ~~~ * x -- 字符串或数字。 * base -- 进制数,默认十进制。 # ord() 函数 > ord() 函数是 chr() 函数(对于8位的ASCII字符串)或 unichr() 函数(对于Unicode对象)的配对函数,它以一个字符(长度为1的字符串)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 ASCII 数值,或者 Unicode 数值,如果所给的 Unicode 字符超出了你的 Python 定义范围,则会引发一个 TypeError 的异常。 # str() 函数 > str() 函数将对象转化为适于人阅读的形式。 # any() 函数 > any() 函数用于判断给定的可迭代参数 iterable 是否全部为 False,则返回 False,如果有一个为 True,则返回 True。 元素除了是 0、空、FALSE 外都算 TRUE。 # eval() 函数 > eval() 函数用来执行一个字符串表达式,并返回表达式的值。 ~~~ eval(expression[, globals[, locals]]) ~~~ * expression -- 表达式。 * globals -- 变量作用域,全局命名空间,如果被提供,则必须是一个字典对象。 * locals -- 变量作用域,局部命名空间,如果被提供,可以是任何映射对象。 ``` >>>x = 7 >>> eval( '3 * x' ) 21 >>> eval('pow(2,2)') 4 >>> eval('2 + 2') 4 >>> n=81 >>> eval("n + 4") 85 ``` # isinstance() 函数 > isinstance() 函数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已知的类型,类似 type()。 ``` isinstance() 与 type() 区别: * type() 不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不考虑继承关系。 * isinstance() 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考虑继承关系。 如果要判断两个类型是否相同推荐使用 isinstance()。 ``` # pow() 函数 > **pow()**方法返回 xy(x的y次方) 的值。 以下是 math 模块 pow() 方法的语法: ~~~ import math math.pow( x, y ) ~~~ 内置的 pow() 方法 ~~~ pow(x, y[, z]) ~~~ 函数是计算x的y次方,如果z在存在,则再对结果进行取模,其结果等效于pow(x,y) %z **注意:**pow() 通过内置的方法直接调用,内置方法会把参数作为整型,而 math 模块则会把参数转换为 float。 # sum() 函数 > **sum()**方法对系列进行求和计算。 以下是 sum() 方法的语法: ~~~ sum(iterable[, start]) ~~~ *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 * 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 ``` >>>sum([0,1,2]) 3 >>> sum((2, 3, 4), 1 # 元组计算总和后再加 1 10 ``` # basestring() 函数 > **basestring()**方法是 str 和 unicode 的超类(父类),也是抽象类,因此不能被调用和实例化,但可以被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为 str 或者 unicode 的实例,isinstance(obj, basestring) 等价于 isinstance(obj, (str, unicode))。 ``` >>>isinstance("Hello world", str) True >>>isinstance("Hello world", basestring) True ``` # execfile() 函数 > execfile() 函数可以用来执行一个文件。 ~~~ execfile(filename[, globals[, locals]]) ~~~ * filename -- 文件名。 * globals -- 变量作用域,全局命名空间,如果被提供,则必须是一个字典对象。 * locals -- 变量作用域,局部命名空间,如果被提供,可以是任何映射对象。 # issubclass() 函数 > **issubclass()**方法用于判断参数 class 是否是类型参数 classinfo 的子类。 ~~~ issubclass(class, classinfo) ~~~ * class -- 类。 * classinfo -- 类。 如果 class 是 classinfo 的子类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print() 函数 > **print()**方法用于打印输出,最常见的一个函数。 ~~~ print(*objects, sep=' ', end='\n', file=sys.stdout) ~~~ * objects -- 复数,表示可以一次输出多个对象。输出多个对象时,需要用 , 分隔。 * sep -- 用来间隔多个对象,默认值是一个空格。 * end -- 用来设定以什么结尾。默认值是换行符 \\n,我们可以换成其他字符串。 * file -- 要写入的文件对象。 # super() 函数 > **super()**函数是用于调用父类(超类)的一个方法。 super 是用来解决多重继承问题的,直接用类名调用父类方法在使用单继承的时候没问题,但是如果使用多继承,会涉及到查找顺序(MRO)、重复调用(钻石继承)等种种问题。 MRO 就是类的方法解析顺序表, 其实也就是继承父类方法时的顺序表。 # bin() 函数 > **bin()**返回一个整数 int 或者长整数 long int 的二进制表示。 # file() 函数 > **file()**函数用于创建一个 file 对象,它有一个别名叫[open()](http://www.runoob.com/python/pytho-func-open),更形象一些,它们是内置函数。参数是以字符串的形式传递的。 ~~~ file(name[, mode[, buffering]]) ~~~ * name -- 文件名 * mode -- 打开模式 * buffering -- 0 表示不缓冲,如果为 1 表示进行行缓冲,大于 1 为缓冲区大小。 # iter() 函数 > **iter()**函数用来生成迭代器。 ~~~ iter(object[, sentinel]) ~~~ * object -- 支持迭代的集合对象。 * sentinel -- 如果传递了第二个参数,则参数 object 必须是一个可调用的对象(如,函数),此时,iter 创建了一个迭代器对象,每次调用这个迭代器对象的\_\_next\_\_()方法时,都会调用 object。 # property() 函数 > **property()**函数的作用是在新式类中返回属性值。 ~~~ class property([fget[, fset[, fdel[, doc]]]]) ~~~ * fget -- 获取属性值的函数 * fset -- 设置属性值的函数 * fdel -- 删除属性值函数 * doc -- 属性描述信息 # Tuple(元组) tuple()方法 Python 元组 tuple() 函数将列表转换为元组。 ~~~ tuple( seq ) ~~~ * seq -- 要转换为元组的序列。 # bool() 函数 > **bool()**函数用于将给定参数转换为布尔类型,如果没有参数,返回 False。 bool 是 int 的子类。 ~~~ class bool([x]) ~~~ * x -- 要进行转换的参数。 # filter() 函数 > **filter()**函数用于过滤序列,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由符合条件元素组成的新列表。 该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为函数,第二个为序列,序列的每个元素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进行判,然后返回 True 或 False,最后将返回 True 的元素放到新列表中。 ~~~ filter(function, iterable) ~~~ * function -- 判断函数。 *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 len()方法 > Python len() 方法返回对象(字符、列表、元组等)长度或项目个数。 ~~~ len( s ) ~~~ * s -- 对象。 # range() 函数用法 > range() 函数可创建一个整数列表,一般用在 for 循环中。 ~~~ range(start, stop[, step]) ~~~ * start: 计数从 start 开始。默认是从 0 开始。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 * stop: 计数到 stop 结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 * 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 # type() 函数 > type() 函数如果你只有第一个参数则返回对象的类型,三个参数返回新的类型对象。 isinstance() 与 type() 区别: * type() 不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不考虑继承关系。 * isinstance() 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考虑继承关系。 如果要判断两个类型是否相同推荐使用 isinstance()。 ~~~ type(object) type(name, bases, dict) ~~~ * name -- 类的名称。 * bases -- 基类的元组。 * dict -- 字典,类内定义的命名空间变量。 # bytearray() 函数 > **bytearray()**方法返回一个新字节数组。这个数组里的元素是可变的,并且每个元素的值范围: 0 <= x < 256。 ~~~ class bytearray([source[, encoding[, errors]]]) ~~~ * 如果 source 为整数,则返回一个长度为 source 的初始化数组; * 如果 source 为字符串,则按照指定的 encoding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序列; * 如果 source 为可迭代类型,则元素必须为\[0 ,255\] 中的整数; * 如果 source 为与 buffer 接口一致的对象,则此对象也可以被用于初始化 bytearray。 * 如果没有输入任何参数,默认就是初始化数组为0个元素。 # float() 函数 > **float()**函数用于将整数和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 # list()方法 > list() 方法用于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注:**元组与列表是非常类似的,区别在于元组的元素值不能修改,元组是放在括号中,列表是放于方括号中。 ~~~ list( tup ) ~~~ * tup -- 要转换为列表的元组。 # raw_input() 函数 raw\_input() 用来获取控制台的输入。 raw\_input() 将所有输入作为字符串看待,返回字符串类型。 > 注意:input() 和 raw\_input() 这两个函数均能接收 字符串 ,但 raw\_input() 直接读取控制台的输入(任何类型的输入它都可以接收)。而对于 input() ,它希望能够读取一个合法的 python 表达式,即你输入字符串的时候必须使用引号将它括起来,否则它会引发一个 SyntaxError 。 > > 除非对 input() 有特别需要,否则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推荐使用 raw\_input() 来与用户交互。 > > 注意:python3 里 input() 默认接收到的是 str 类型。 # unichr() 函数 > unichr() 函数 和 chr()函数功能基本一样, 只不过是返回 unicode 的字符。 # callable() 函数 **callable()**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可调用的。如果返回 True,object 仍然可能调用失败;但如果返回 False,调用对象 object 绝对不会成功。 对于函数、方法、lambda 函式、 类以及实现了\_\_call\_\_方法的类实例, 它都返回 True。 # format 格式化函数 新增了一种格式化字符串的函数str.format(),它增强了字符串格式化的功能。 基本语法是通过{}和:来代替以前的%。 format 函数可以接受不限个参数,位置可以不按顺序。 # locals() 函数 > **locals()**函数会以字典类型返回当前位置的全部局部变量。 对于函数, 方法, lambda 函式, 类, 以及实现了 \_\_call\_\_ 方法的类实例, 它都返回 True。 # reduce()函数 > **reduce()**函数会对参数序列中元素进行累积。 函数将一个数据集合(链表,元组等)中的所有数据进行下列操作:用传给 reduce 中的函数 function(有两个参数)先对集合中的第 1、2 个元素进行操作,得到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据用 function 函数运算,最后得到一个结果。 ~~~ reduce(function, iterable[, initializer]) ~~~ * function -- 函数,有两个参数 *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 initializer -- 可选,初始参数 # unicode()
';

python初始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44

# :-: python初识 [TOC] ## **数据类型** 1.整数 2.浮点数 3.字符串 4.布尔型 5.空值 注释使用 # ## **变量** 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下划线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 ## **字符串** 字符串可以用`''`或者`""`括起来表示。 如果字符串本身包含`'`怎么办?比如我们要表示字符串` I'm OK `,这时,可以用`" "`括起来表示: ~~~ "I'm OK" ~~~ 如果字符串既包含`'`又包含`"`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字符串的某些特殊字符进行“转义”,Python字符串用`\`进行转义。 要表示字符串 `Bob said "I'm OK".` ~~~ 'Bob said \"I\'m OK\".' ~~~ 常用的转义字符还有: ~~~ \n 表示换行 \t 表示一个制表符 \\ 表示 \ 字符本身 ~~~ ## **Python中raw字符串与多行字符串** 如果一个字符串包含很多需要转义的字符,对每一个字符都进行转义会很麻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加个前缀`r`,表示这是一个 raw 字符串,里面的字符就不需要转义了。例如: ~~~ r'\(~_~)/ \(~_~)/' ~~~ 但是`r'...'`表示法不能表示多行字符串,也不能表示包含`'`和`"`的字符串 如果要表示多行字符串,可以用`'''...'''`表示 ~~~ '''Line 1 Line 2 Line 3''' ~~~ 上面这个字符串的表示方法和下面的是完全一样的: ``` 'Line 1\\nLine 2\\nLine 3' ``` 还可以在多行字符串前面添加`r`,把这个多行字符串也变成一个raw字符串: ~~~ r'''Python is created by "Guido". It is free and easy to learn. Let's start learn Python in imooc!''' ~~~ ## **Python中Unicode字符串** Python在后来添加了对Unicode的支持,以Unicode表示的字符串用u'...'表示,比如: ~~~ print u'中文' 中文 ~~~ Unicode字符串除了多了一个`u`之外,与普通字符串没啥区别,转义字符和多行表示法仍然有效 **多行:** ~~~ u'''第一行 第二行''' ~~~ **raw+多行:** ~~~ ur'''Python的Unicode字符串支持"中文", "日文", "韩文"等多种语言''' ~~~ 如果中文字符串在Python环境下遇到 UnicodeDecodeError,这是因为.py文件保存的格式有问题。可以在第一行添加注释 ~~~ # -*- coding: utf-8 -*- ~~~ ## **Python中整数和浮点数** Python支持对整数和浮点数直接进行四则混合运算,运算规则和数学上的四则运算规则完全一致。 基本的运算: ~~~ 1 + 2 + 3 # ==> 6 4 * 5 - 6 # ==> 14 7.5 / 8 + 2.1 # ==> 3.0375 ~~~ 使用括号可以提升优先级,这和数学运算完全一致,注意只能使用小括号,但是括号可以嵌套很多层: ~~~ (1 + 2) * 3 # ==> 9 (2.2 + 3.3) / (1.5 * (9 - 0.3)) # ==> 0.42145593869731807 ~~~ 和数学运算不同的地方是,Python的整数运算结果仍然是整数,浮点数运算结果仍然是浮点数: ~~~ 1 + 2 # ==> 整数 3 1.0 + 2.0 # ==> 浮点数 3.0 ~~~ 但是整数和浮点数混合运算的结果就变成浮点数了: ~~~ 1 + 2.0 # ==> 浮点数 3.0 ~~~ > 为什么要区分整数运算和浮点数运算呢?这是因为整数运算的结果永远是精确的,而浮点数运算的结果不一定精确,因为计算机内存再大,也无法精确表示出无限循环小数,比如`0.1`换成二进制表示就是无限循环小数。 那整数的除法运算遇到除不尽的时候,结果难道不是浮点数吗?我们来试一下: ~~~ 11 / 4 # ==> 2 ~~~ 令很多初学者惊讶的是,Python的整数除法,即使除不尽,结果仍然是整数,余数直接被扔掉。不过,Python提供了一个求余的运算 % 可以计算余数: ~~~ 11 % 4 # ==> 3 ~~~ 如果我们要计算 11 / 4 的精确结果,按照“整数和浮点数混合运算的结果是浮点数”的法则,把两个数中的一个变成浮点数再运算就没问题了: ~~~ 11.0 / 4 # ==> 2.75 ~~~ ## **Python中布尔类型** **与运算**:只有两个布尔值都为 True 时,计算结果才为 True。 ~~~ True and True # ==> True True and False # ==> False False and True # ==> False False and False # ==> False ~~~ **或运算**:只要有一个布尔值为 True,计算结果就是 True。 ~~~ True or True # ==> True True or False # ==> True False or True # ==> True False or False # ==> False ~~~ **非运算**:把True变为False,或者把False变为True: ~~~ not True # ==> False not False # ==> True ~~~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 False,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 ~~~ a = True print a and 'a=T' or 'a=F' ~~~ 计算结果不是布尔类型,而是字符串 'a=T' ## **Python创建list** Python内置的一种数据类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 ~~~ >>> ['Michael', 'Bob', 'Tracy'] ['Michael', 'Bob', 'Tracy'] ~~~ list是数学意义上的有序集合,也就是说,list中的元素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构造list非常简单,按照上面的代码,直接用`[ ]`把list的所有元素都括起来,就是一个list对象。通常,我们会把list赋值给一个变量,这样,就可以通过变量来引用list: ~~~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 classmates # 打印classmates变量的内容 ['Michael', 'Bob', 'Tracy'] ~~~ 由于Python是动态语言,所以list中包含的元素并不要求都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我们完全可以在list中包含各种数据: ~~~ >>> L = ['Michael', 100, True] ~~~ 一个元素也没有的list,就是空list: ~~~ >>> empty_list = [] ~~~ ## **Python之倒序访问list** ~~~ >>> L = ['Adam', 'Lisa', 'Bart'] ~~~ ~~~ >>> print L[-1] Bart ~~~ 倒数第二用 -2 表示,倒数第三用 -3 表示,倒数第四用 -4 表示 ~~~ >>> print L[-2] Lisa >>> print L[-3] Adam >>> print L[-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 ## **Python之添加新元素** **append()**总是把新的元素添加到 list 的尾部。 ~~~ >>> L = ['Adam', 'Lisa', 'Bart'] >>> L.append('Paul') >>> print L ['Adam', 'Lisa', 'Bart', 'Paul'] ~~~ 用list的`insert()`方法,它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索引号,第二个参数是待添加的新元素: ~~~ >>> L = ['Adam', 'Lisa', 'Bart'] >>> L.insert(0, 'Paul') >>> print L ['Paul', 'Adam', 'Lisa', 'Bart'] ~~~ **L.insert(0, 'Paul')**的意思是,'Paul'将被添加到索引为 0 的位置上(也就是第一个),而原来索引为 0 的Adam同学,以及后面的所有同学,都自动向后移动一位。 ## **Python从list删除元素** ~~~ >>> L = ['Adam', 'Lisa', 'Bart', 'Paul'] >>> L.pop() 'Paul' >>> print L ['Adam', 'Lisa', 'Bart'] ~~~ **pop()**方法总是删掉list的最后一个元素,并且它还返回这个元素,所以我们执行 L.pop() 后,会打印出 'Paul'。 要把Paul踢出list,我们就必须先定位Paul的位置。由于Paul的索引是2,因此,用`pop(2)`把Paul删掉: ~~~ >>> L.pop(2) 'Paul' >>> print L ['Adam', 'Lisa', 'Bart'] ~~~ ## **Python之创建tuple** tuple是另一种有序的列表,中文翻译为“ 元组 ”。tuple 和 list 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创建完毕,就不能修改了。 ~~~ >>> t = ('Adam', 'Lisa', 'Bart') ~~~ 创建tuple和创建list唯一不同之处是用`( )`替代了`[ ]`。 现在,这个`t`就不能改变了,tuple没有 append()方法,也没有insert()和pop()方法。所以,新同学没法直接往 tuple 中添加,老同学想退出 tuple 也不行。 获取 tuple 元素的方式和 list 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可以正常使用 t\[0\],t\[-1\]等索引方式访问元素,但是不能赋值成别的元素 ## **Python之创建单元素tuple** 正是因为用()定义单元素的tuple有歧义,所以 Python 规定,单元素 tuple 要多加一个逗号“,” ~~~ >>> t = (1,) >>> print t (1,) ~~~ 多元素 tuple 加不加这个额外的“,”效果是一样的 ~~~ >>> t = (1, 2, 3,) >>> print t (1, 2, 3) ~~~ ## **Python之“可变”的tuple** 前面我们看到了tuple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可变”的tuple: ~~~ >>> t = ('a', 'b', ['A', 'B']) ~~~ **注意**到 t 有 3 个元素:**'a','b'**和一个list:**\['A', 'B'\]**。list作为一个整体是tuple的第3个元素。list对象可以通过 t\[2\] 拿到: ~~~ >>> L = t[2] ~~~ ## **Python之if语句** ~~~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 'your age is', age print 'adult' print 'END' ~~~ > **注意:** Python代码的缩进规则。具有相同缩进的代码被视为代码块,上面的3,4行 print 语句就构成一个代码块(但不包括第5行的print)。如果 if 语句判断为 True,就会执行这个代码块。 > 缩进请严格按照Python的习惯写法:4个空格,不要使用Tab,更不要混合Tab和空格,否则很容易造成因为缩进引起的语法错误。 > **注意**: if 语句后接表达式,然后用`:`表示代码块开始。 > 如果你在Python交互环境下敲代码,还要特别留意缩进,并且退出缩进需要多敲一行回车: ## **Python之 if-else** 当 if 语句判断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时,就会执行 if 包含的代码块: ~~~ if age >= 18: print 'adult' ~~~ ~~~ if not age >= 18: print 'teenager' ~~~ ~~~ if age >= 18: print 'adult' else: print 'teenager' ~~~ ## **Python之 if-elif-else** ~~~ if age >= 18: print 'adult' else: if age >= 6: print 'teenager' else: if age >= 3: print 'kid' else: print 'baby' ~~~ ## **Python之 for循环** list或tuple可以表示一个有序集合。如果我们想依次访问一个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呢?比如 list: ~~~ L = ['Adam', 'Lisa', 'Bart'] for name in L: print name ~~~ > **注意: ** name 这个变量是在 for 循环中定义的,意思是,依次取出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并把元素赋值给 name,然后执行for循环体(就是缩进的代码块)。 ## **Python之 while循环** 和 for 循环不同的另一种循环是while循环,while 循环不会迭代 list 或 tuple 的元素,而是根据表达式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比如要从 0 开始打印不大于 N 的整数: ~~~ N = 10 x = 0 while x < N: print x x = x + 1 ~~~ while循环每次先判断 x < N,如果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的代码块,否则,退出循环。 在循环体内,x = x + 1会让x不断增加,最终因为x < N不成立而退出循环。 如果没有这一个语句,**while循环在判断 x < N 时总是为True**,就会无限循环下去,变成死循环,所以要特别留意while循环的退出条件 ## **Python之 break退出循环** 用 for 循环或者 while 循环时,如果要在循环体内直接退出循环,可以使用 break 语句。 比如计算1至100的整数和,我们用while来实现: ~~~ sum = 0 x = 1 while True: sum = sum + x x = x + 1 if x > 100: break print sum ~~~ ## **Python之 continue继续循环** 在循环过程中,可以用break退出当前循环,还可以用continue跳过后续循环代码,继续下一次循环。 假设我们已经写好了利用for循环计算平均分的代码: ~~~ L = [75, 98, 59, 81, 66, 43, 69, 85] sum = 0.0 n = 0 for x in L: sum = sum + x n = n + 1 print sum / n ~~~ 现在老师只想统计及格分数的平均分,就要把 x < 60 的分数剔除掉,这时,利用 continue,可以做到当 x < 60的时候,不继续执行循环体的后续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 for x in L: if x < 60: continue sum = sum + x n = n + 1 ~~~ ## **Python之 多重循环** ~~~ for x in ['A', 'B', 'C']: for y in ['1', '2', '3']: print x + y ~~~ ## **Python之什么是dict** Python的 dict 就是专门干这件事的。用 **dict **表示**“名字”-“成绩”**的查找表如下: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我们把**名字称为key**,对应的**成绩称为value**,dict就是通过**key**来查找**value**。 花括号{}表示这是一个dict,然后按照**key: value**, 写出来即可。最后一个 key: value 的逗号可以省略。 由于dict也是集合,len() 函数可以计算任意集合的大小: ~~~ >>> len(d) 3 ~~~ ## **Python之访问dict** 可以简单地使用d\[key\]的形式来查找对应的 value,这和 list 很像,不同之处是,**list 必须使用索引返回对应的元素,而dict使用key:** **注意:**通过 key 访问 dict 的value,只要 key 存在,dict就返回对应的value。如果key不存在,会直接报错:KeyError。 要避免 KeyError 发生,有两个办法: **一是先判断一下 key 是否存在,用 in 操作符:** ~~~ if 'Paul' in d: print d['Paul'] ~~~ **二是使用dict本身提供的一个 get 方法,在Key不存在的时候,返回None:** ~~~ >>> print d.get('Bart') 59 >>> print d.get('Paul') None ~~~ ## **Python中dict的特点** **dict的第一个特点是查找速度快,无论dict有10个元素还是10万个元素,查找速度都一样**。而list的查找速度随着元素增加而逐渐下降。 不过dict的查找速度快不是没有代价的,**dict的缺点是占用内存大,还会浪费很多内容**,list正好相反,占用内存小,但是查找速度慢。 由于dict是按 key 查找,所以,在一个dict中,key不能重复。 **dict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存储的key-value序对是没有顺序的** **dict的第三个特点是作为 key 的元素必须不可变** ## **Python更新dict** dict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时往dict中添加新的 key-value。比如已有dict: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要把新同学'Paul'的成绩 72 加进去,用赋值语句: ~~~ >>> d['Paul'] = 72 ~~~ 如果 key 已经存在,则赋值会用新的 value 替换掉原来的 value: ## **Python之 遍历dict** 由于dict也是一个集合,所以,遍历dict和遍历list类似,都可以通过 for 循环实现。 直接使用for循环可以遍历 dict 的 key: ~~~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for key in d: ... print key ... Lisa Adam Bart ~~~ ## **Python中什么是set** **dict的作用是建立一组 key 和一组 value 的映射关系,dict的key是不能重复的。** 有的时候,我们只想要 dict 的 key,不关心 key 对应的 value,目的就是保证这个集合的元素不会重复,这时,set就派上用场了。 **set 持有一系列元素,这一点和 list 很像,但是set的元素没有重复,而且是无序的,这点和 dict 的 key很像。** 创建 set 的方式是调用 set() 并传入一个 list,list的元素将作为set的元素: ~~~ >>> s = set(['A', 'B', 'C']) ~~~ ~~~ >>> print s set(['A', 'C', 'B']) ~~~ **请注意**,上述打印的形式类似 list, 但它不是 list,仔细看还可以发现,打印的顺序和原始 list 的顺序有可能是不同的,因为set内部存储的元素是**无序**的。 因为set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所以,当我们传入包含重复元素的 list 会怎么样呢? ~~~ >>> s = set(['A', 'B', 'C', 'C']) >>> print s set(['A', 'C', 'B']) >>> len(s) 3 ~~~ ## **Python之 访问set** 由于**set存储的是无序集合**,所以我们没法通过索引来访问。 访问 set中的某个元素实际上就是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set中。 ~~~ >>> s = set(['Adam', 'Lisa', 'Bart', 'Paul']) ~~~ 我们可以用 in 操作符判断 ~~~ >>> 'Bart' in s True ~~~ ~~~ >>> 'Bill' in s False ~~~ ~~~ >>> 'bart' in s False ~~~ 看来大小写很重要,'Bart' 和 'bart'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元素 ## **Python之 set的特点** **set的内部结构和dict很像,唯一区别是不存储value**,因此,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set中速度很快。 **set存储的元素和dict的key类似,必须是不变对象**,因此,任何可变对象是不能放入set中的。 最后,set存储的元素也是没有顺序的。 set的这些特点,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呢? 星期一到星期日可以用字符串'MON', 'TUE', ... 'SUN'表示。 假设我们让用户输入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天,如何判断用户的输入是否是一个有效的星期呢? 可以用**if 语句**判断,但这样做非常繁琐: ~~~ x = '???' # 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if x!= 'MON' and x!= 'TUE' and x!= 'WED' ... and x!= 'SUN': print 'input error' else: print 'input ok' ~~~ **注意:**if 语句中的...表示没有列出的其它星期名称,测试时,请输入完整。 如果事先创建好一个set,包含'MON' ~ 'SUN': ~~~ weekdays = set(['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 再判断输入是否有效,只需要判断该字符串是否在set中: ~~~ x = '???' # 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if x in weekdays: print 'input ok' else: print 'input error' ~~~ ## **Python之 遍历set** 由于 set 也是一个集合,所以,遍历 set 和遍历 list 类似,都可以通过 for 循环实现。 直接使用 for 循环可以遍历 set 的元素: ~~~ >>> s = set(['Adam', 'Lisa', 'Bart']) >>> for name in s: ... print name ... Lisa Adam Bart ~~~ **注意: **观察 for 循环在遍历set时,元素的顺序和list的顺序很可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 **Python之 更新set** 由于**set存储的是一组不重复的无序元素**,因此,更新set主要做两件事: **一是把新的元素添加到set中,二是把已有元素从set中删除。** 添加元素时,用set的add()方法: ~~~ >>> s = set([1, 2, 3]) >>> s.add(4) >>> print s set([1, 2, 3, 4]) ~~~ 如果添加的元素已经存在于set中,add()不会报错,但是不会加进去了: ~~~ >>> s = set([1, 2, 3]) >>> s.add(3) >>> print s set([1, 2, 3]) ~~~ 删除set中的元素时,用set的remove()方法: ~~~ >>> s = set([1, 2, 3, 4]) >>> s.remove(4) >>> print s set([1, 2, 3]) ~~~ 如果删除的元素不存在set中,remove()会报错: ~~~ >>> s = set([1, 2, 3]) >>> s.remove(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KeyError: 4 ~~~ 所以用add()可以直接添加,而remove()前需要判断。 ## **Python之调用函数** Python内置了很多有用的函数,我们可以直接调用。 要调用一个函数,需要知道**函数**的**名称**和**参数**,比如求绝对值的函数 abs,它接收一个参数。 ~~~ 可以直接从Python的官方网站查看文档: http://docs.python.org/2/library/functions.html#abs ~~~ 也可以在交互式命令行通过help(abs) 查看abs函数的帮助信息。 调用 **abs **函数: ~~~ >>> abs(100) 100 >>> abs(-20) 20 >>> abs(12.34) 12.34 ~~~ 调用函数的时候,如果传入的参数数量不对,会报**TypeError**的错误,并且Python会明确地告诉你:abs()有且仅有1个参数,但给出了两个: ~~~ >>> abs(1, 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TypeError: abs() takes exactly one argument (2 given) ~~~ 如果传入的参数数量是对的,但参数类型不能被函数所接受,也会报**TypeError**的错误,并且给出错误信息:str是错误的参数类型: ~~~ >>> abs('a')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TypeError: bad operand type for abs(): 'str' ~~~ 而比较函数 cmp(x, y) 就需要两个参数,如果**xy**,返回**1**: ~~~ >>> cmp(1, 2) -1 >>> cmp(2, 1) 1 >>> cmp(3, 3) 0 ~~~ Python内置的常用函数还包括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比如   int()函数可以把其他数据类型转换为整数: ~~~ >>> int('123') 123 >>> int(12.34) 12 ~~~ str()函数把其他类型转换成 str: ~~~ >>> str(123) '123' >>> str(1.23) '1.23' ~~~ ## **Python之编写函数** 在Python中,定义一个函数要使用**def**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然后,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函数的返回值用 return语句返回。 我们以自定义一个求绝对值的 my\_abs 函数为例: ~~~ def my_abs(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 **请注意**,函数体内部的语句在执行时,一旦执行到return时,函数就执行完毕,并将结果返回。因此,函数内部通过条件判断和循环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逻辑。 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函数执行完毕后也会返回结果,只是结果为 None。 return None可以简写为return。 ## **Python函数之返回多值** **\# math**包提供了**sin()**和 **cos()**函数,我们先用import引用它: ~~~ import math def move(x, y, step, angle): nx = x + step * math.cos(angle) ny = y - step * math.sin(angle) return nx, ny ~~~ 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获得返回值: ~~~ >>> x, y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 print x, y 151.961524227 70.0 ~~~ 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Python函数返回的仍然是单一值: ~~~ >>> r = move(100, 100, 60, math.pi / 6) >>> print r (151.96152422706632, 70.0) ~~~ 用print打印返回结果,原来返回值是一个**tuple**! 但是,在语法上,返回一个tuple可以省略括号,而多个变量可以同时接收一个tuple,按位置赋给对应的值,所以,**Python的函数**返回多值其实就是**返回一个tuple**,但写起来更方便。 ## **Python之递归函数** 在函数内部,可以调用其他函数。如果一个函数在内部调用自身本身,这个函数就是递归函数。 举个例子,我们来计算阶乘**n! = 1 \* 2 \* 3 \* ... \* n**,用函数 **fact(n)**表示,可以看出: ~~~ fact(n) = n! = 1 * 2 * 3 * ... * (n-1) * n = (n-1)! * n = fact(n-1) * n ~~~ 所以,**fact(n)**可以表示为**n \* fact(n-1)**,只有n=1时需要特殊处理。 于是,fact(n)用递归的方式写出来就是: ~~~ def fact(n): if n==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n - 1) ~~~ 递归函数的优点是定义简单,逻辑清晰。理论上,所有的递归函数都可以写成循环的方式,但循环的逻辑不如递归清晰 使用递归函数需要注意防止栈溢出。在计算机中,函数调用是通过栈(stack)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栈就会加一层栈帧,每当函数返回,栈就会减一层栈帧。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所以,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会导致栈溢出。可以试试计算 fact(10000)。 ## **Python之定义默认参数** 例如Python自带的**int()**函数,其实就有两个参数,我们既可以传一个参数,又可以传两个参数: ~~~ >>> int('123') 123 >>> int('123', 8) 83 ~~~ int()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转换进制,如果不传,默认是十进制 (base=10),如果传了,就用传入的参数。 可见,**函数的默认参数的作用是简化调用**,你只需要把必须的参数传进去。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传入额外的参数来覆盖默认参数值。 我们来定义一个计算 x 的N次方的函数: ~~~ def power(x, n):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 假设计算平方的次数最多,我们就可以把 n 的默认值设定为 2: ~~~ def power(x, n=2):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 这样一来,计算平方就不需要传入两个参数了: ~~~ >>> power(5) 25 ~~~ 由于函数的参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匹配,所以**默认参数只能定义在必需参数的后面:** ## **Python之定义可变参数** 如果想让一个函数能接受任意个参数,我们就可以定义一个可变参数: ~~~ def fn(*args): print args ~~~ 可变参数的名字前面有个 **\* **号,我们可以传入0个、1个或多个参数给可变参数: ~~~ >>> fn() () >>> fn('a') ('a',) >>> fn('a', 'b') ('a', 'b') >>> fn('a', 'b', 'c') ('a', 'b', 'c') ~~~ 可变参数也不是很神秘,Python解释器会把传入的一组参数组装成一个tuple传递给可变参数,因此,在函数内部,直接把变量args看成一个 tuple 就好了。 定义可变参数的目的也是为了简化调用。假设我们要计算任意个数的平均值,就可以定义一个可变参数: ~~~ def average(*args): ... ~~~ 这样,在调用的时候,可以这样写: ~~~ >>> average() 0 >>> average(1, 2) 1.5 >>> average(1, 2, 2, 3, 4) 2.4 ~~~ ## **对list进行切片** 取一个list的部分元素是非常常见的操作。比如,一个list如下: ~~~ >>> L = ['Adam', 'Lisa', 'Bart', 'Paul'] ~~~ 取前3个元素,应该怎么做? 笨办法: ~~~ >>> [L[0], L[1], L[2]] ['Adam', 'Lisa', 'Bart'] ~~~ 之所以是笨办法是因为扩展一下,取前N个元素就没辙了。 取前N个元素,也就是索引为0-(N-1)的元素,可以用循环: ~~~ >>> r = [] >>> n = 3 >>> for i in range(n): ... r.append(L[i]) ... >>> r ['Adam', 'Lisa', 'Bart'] ~~~ 对这种经常取指定索引范围的操作,用循环十分繁琐,因此,Python提供了切片(Slice)操作符,能大大简化这种操作。 对应上面的问题,取前3个元素,用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切片: ~~~ >>> L[0:3] ['Adam', 'Lisa', 'Bart'] ~~~ L\[0:3\]表示,从索引0开始取,直到索引3为止,但不包括索引3。即索引0,1,2,正好是3个元素。 如果第一个索引是0,还可以省略: ~~~ >>> L[:3] ['Adam', 'Lisa', 'Bart'] ~~~ 也可以从索引1开始,取出2个元素出来: ~~~ >>> L[1:3] ['Lisa', 'Bart'] ~~~ 只用一个**:**,表示从头到尾: ~~~ >>> L[:] ['Adam', 'Lisa', 'Bart', 'Paul'] ~~~ 因此,L\[:\]实际上复制出了一个新list。 切片操作还可以指定第三个参数: ~~~ >>> L[::2] ['Adam', 'Bart'] ~~~ 第三个参数表示每N个取一个,上面的 L\[::2\] 会每两个元素取出一个来,也就是隔一个取一个。 把list换成tuple,切片操作完全相同,只是切片的结果也变成了tuple。 ## **倒序切片** 对于list,既然Python支持L\[-1\]取倒数第一个元素,那么它同样支持倒数切片,试试: ~~~ >>> L = ['Adam', 'Lisa', 'Bart', 'Paul'] >>> L[-2:] ['Bart', 'Paul'] >>> L[:-2] ['Adam', 'Lisa'] >>> L[-3:-1] ['Lisa', 'Bart'] >>> L[-4:-1:2] ['Adam', 'Bart'] ~~~ 记住倒数第一个元素的索引是-1。倒序切片包含起始索引,不包含结束索引。 ## **对字符串切片** 字符串 'xxx'和 Unicode字符串 u'xxx'也可以看成是一种list,每个元素就是一个字符。因此,字符串也可以用切片操作,只是操作结果仍是字符串: ~~~ >>> 'ABCDEFG'[:3] 'ABC' >>> 'ABCDEFG'[-3:] 'EFG' >>> 'ABCDEFG'[::2] 'ACEG' ~~~ 在很多编程语言中,针对字符串提供了很多各种截取函数,其实目的就是对字符串切片。Python没有针对字符串的截取函数,只需要切片一个操作就可以完成,非常简单。 ## **什么是迭代** 在Python中,如果给定一个**list**或**tuple**,我们可以通过for循环来遍历这个list或tuple,这种遍历我们成为迭代(Iteration)。 在Python中,迭代是通过 for ... in 来完成的,而很多语言比如C或者Java,迭代list是通过下标完成的,比如Java代码: ~~~ for (i=0; i>> L = ['Adam', 'Lisa', 'Bart', 'Paul'] >>> for index, name in enumerate(L): ... print index, '-', name ... 0 - Adam 1 - Lisa 2 - Bart 3 - Paul ~~~ 使用 enumerate() 函数,我们可以在for循环中同时绑定索引index和元素name。但是,这不是 enumerate() 的特殊语法。实际上,enumerate() 函数把: ~~~ ['Adam', 'Lisa', 'Bart', 'Paul'] ~~~ 变成了类似: ~~~ [(0, 'Adam'), (1, 'Lisa'), (2, 'Bart'), (3, 'Paul')] ~~~ 因此,迭代的每一个元素实际上是一个tuple: ~~~ for t in enumerate(L): index = t[0] name = t[1] print index, '-', name ~~~ 如果我们知道每个tuple元素都包含两个元素,for循环又可以进一步简写为: ~~~ for index, name in enumerate(L): print index, '-', name ~~~ 这样不但代码更简单,而且还少了两条赋值语句。 可见,索引迭代也不是真的按索引访问,而是由 enumerate() 函数自动把每个元素变成 (index, element) 这样的tuple,再迭代,就同时获得了索引和元素本身。 ## **迭代dict的value** 我们已经了解了**dict对象**本身就是可**迭代对象**,用 for 循环直接迭代 dict,可以每次拿到dict的一个key。 如果我们希望迭代 dict 对象的value,应该怎么做? dict 对象有一个**values() 方法**,这个方法把dict转换成一个包含所有value的list,这样,我们迭代的就是 dict的每一个 value: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print d.values() # [85, 95, 59] for v in d.values(): print v # 85 # 95 # 59 ~~~ 如果仔细阅读Python的文档,还可以发现,dict除了**values()**方法外,还有一个**itervalues()**方法,用**itervalues()**方法替代**values()**方法,迭代效果完全一样: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print d.itervalues() # for v in d.itervalues(): print v # 85 # 95 # 59 ~~~ **那这两个方法有何不同之处呢?** 1.**values()**方法实际上把一个 dict 转换成了包含 value 的list。 2\. 但是**itervalues()**方法不会转换,它会在迭代过程中依次从 dict 中取出 value,所以 itervalues() 方法比 values() 方法节省了生成 list 所需的内存。 3. 打印 itervalues() 发现它返回一个 对象,这说明在Python中,**for 循环可作用的迭代对象远不止 list,tuple,str,unicode,dict等**,任何可迭代对象都可以作用于for循环,而内部如何迭代我们通常并不用关心。 **如果一个对象说自己可迭代,那我们就直接用 for 循环去迭代它,可见,迭代是一种抽象的数据操作,它不对迭代对象内部的数据有任何要求。** ## **迭代dict的key和value** 我们了解了如何**迭代 dict**的**key**和**value**,那么,在一个 for 循环中,能否同时迭代 key和value?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看看 dict 对象的**items()**方法返回的值: ~~~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print d.items() [('Lisa', 85), ('Adam', 95), ('Bart', 59)] ~~~ 可以看到,items() 方法把dict对象转换成了包含tuple的list,我们对这个list进行迭代,可以同时获得key和value: ~~~ >>>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 print key, ':', value ... Lisa : 85 Adam : 95 Bart : 59 ~~~ 和 values() 有一个 itervalues() 类似,**items()**也有一个对应的**iteritems()**,iteritems() 不把dict转换成list,而是在迭代过程中不断给出 tuple,所以, iteritems() 不占用额外的内存。 ## **生成列表** 要生成list \[1, 2, 3, 4, 5, 6, 7, 8, 9, 10\],我们可以用range(1, 11): ~~~ >>> range(1,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 但如果要生成\[1x1, 2x2, 3x3, ..., 10x10\]怎么做?方法一是循环: ~~~ >>> L = [] >>> for x in range(1, 11): ... L.append(x * x) ... >>> L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 但是循环太繁琐,而列表生成式则可以用一行语句代替循环生成上面的list: ~~~ >>>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 这种写法就是Python特有的列表生成式。利用列表生成式,可以以非常简洁的代码生成 list。 写列表生成式时,把要生成的元素 x \* x 放到前面,后面跟 for 循环,就可以把list创建出来,十分有用,多写几次,很快就可以熟悉这种语法。 ## **复杂表达式** 使用**for循环**的迭代不仅可以迭代普通的list,还可以迭代dict。 假设有如下的dict: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复杂的列表生成式把它变成一个 HTML 表格: ~~~ tds = ['%s%s' % (name, score) for name, score in d.iteritems()] print '' print '' print '\n'.join(tds) print '
NameScore
' ~~~ **注:**字符串可以通过%进行格式化,用指定的参数替代%s。字符串的join()方法可以把一个 list 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把打印出来的结果保存为一个html文件,就可以在浏览器中看到效果了: ~~~
NameScore
Lisa85
Adam95
Bart59
~~~ [![](http://img.mukewang.com/540fcd2a0001ff4600940104.jpg)](http://img.mukewang.com/540fcd2a0001ff4600940104.jpg) ## **条件过滤** 列表生成式的 **for 循环后面还可以加上 if 判断**。例如: ~~~ >>>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 如果我们只想要偶数的平方,不改动 range()的情况下,可以加上 if 来筛选: ~~~ >>>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if x % 2 == 0] [4, 16, 36, 64, 100] ~~~ 有了 if 条件,只有 if 判断为 True 的时候,才把循环的当前元素添加到列表中。 ## **多层表达式** for循环可以嵌套,因此,在列表生成式中,也可以用多层for循环来生成列表。 对于字符串 'ABC' 和 '123',可以使用两层循环,生成全排列: ~~~ >>> [m + n for m in 'ABC' for n in '123']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 翻译成循环代码就像下面这样: ~~~ L = [] for m in 'ABC': for n in '123': L.append(m + n) ~~~
';

python学习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42

[python初始](python%E5%88%9D%E5%A7%8B.md) [pytho内置函数大全](pytho%E8%BF%9B%E9%98%B6.md)
';

Webpack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39

[TOC] # Webpack
';

Vue-cli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37

[Toc] # Vue-cli 全解 ## Vue-cli,开始 一、安装vue-cli 安装vue-cli的前提是你已经安装了npm,安装npm你可以直接下载node的安装包进行安装。你可以在命令行工具里输入npm -v 检测你是否安装了npm和版本情况。出现版本号说明你已经安装了npm和node,我这里的npm版本为3.10.10。如果该命令不可以使用,需要安装node软件包,根据你的系统版本选择下载安装就可以了。 下载地址:http://nodejs.cn/download/ npm没有问题,接下来我们可以用npm 命令安装vue-cli了,在命令行输入下面的命令: npm install vue-cli -g 1 npm install vue-cli -g -g :代表全局安装。如果你安装时报错,一般是网络问题,你可以尝试用cnpm来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用vue -V来进行查看 vue-cli的版本号。注意这里的V是大写的。我这里版本号是2.8.1. 如果vue -V的命令管用了,说明已经顺利的把vue-cli安装到我们的计算机里了。 二、初始化项目 **一直转圈圈怎么办** 一、遇到这一步,一般都是在等去网上找了下也没有人发出解决方法,现在无私为大家解决一下,先取消该下载,重新打开 ,利用淘宝镜像先下载 webpack 包 下载命令: ``` $ cm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 ``` 下载成功,我们用vue init命令来初始化项目,具体看一下这条命令的使用方法。 ``` $ vue init ``` 二、使用--offline安装webpack 去网上下载webpack模板 放在 ``` C:\Users\用户名称\.vue-templates ``` 里然后在项目位置使用 ``` vue init webpack 项目名 ``` init:表示我要用vue-cli来初始化项目 :表示模板名称,vue-cli官方为我们提供了5种模板, webpack-一个全面的webpack+vue-loader的模板,功能包括热加载,linting,检测和CSS扩展。 webpack-simple-一个简单webpack+vue-loader的模板,不包含其他功能,让你快速的搭建vue的开发环境。 browserify-一个全面的Browserify+vueify 的模板,功能包括热加载,linting,单元检测。 browserify-simple-一个简单Browserify+vueify的模板,不包含其他功能,让你快速的搭建vue的开发环境。 simple-一个最简单的单页应用模板。 :标识项目名称,这个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来起名字。 在实际开发中,一般我们都会使用webpack这个模板,那我们这里也安装这个模板,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 ``` vue init webpack vuecliTest ``` 输入命令后,会询问我们几个简单的选项,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填写就可以了。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如果不需要更改直接回车就可以了。注意:这里不能使用大写,所以我把名称改成了vueclitest Project description:项目描述,默认为A Vue.js project,直接回车,不用编写。 Author:作者,如果你有配置git的作者,他会读取。 Install vue-router? 是否安装vue的路由插件,我们这里需要安装,所以选择Y Use ESLint to lint your code? 是否用ESLint来限制你的代码错误和风格。我们这里不需要输入n,如果你是大型团队开发,最好是进行配置。 setup unit tests with Karma + Mocha? 是否需要安装单元测试工具Karma+Mocha,我们这里不需要,所以输入n。 Setup e2e tests with Nightwatch?是否安装e2e来进行用户行为模拟测试,我们这里不需要,所以输入n。 命令行出现上面的文字,说明我们已经初始化好了第一步。命令行提示我们现在可以作的三件事情。 1、cd vuecliTest 进入我们的vue项目目录。 2、npm install 安装我们的项目依赖包,也就是安装package.json里的包,如果你网速不好,你也可以使用cnpm来安装。 3、npm run dev 开发模式下运行我们的程序。给我们自动构建了开发用的服务器环境和在浏览器中打开,并实时监视我们的代码更改,即时呈现给我们。 出现这个页面,说明我们的初始化已经成功,现在可以快乐的玩耍了。 # Vue webpack打包的时候iviewui的字体不显示问题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8c8571d43e4ec5014c006f29a64b29aa_1172x752.png) 修改字体权重
';

从零开始学Vue

最后更新于:2022-04-01 23:52:35

[Toc] # VUE学习笔记(内部指令) ## VUE安装方法 1. 去官网 cn.vuejs.org 下载vue.js 和vue.min.js 2. 新建文件夹vue,在vue目录下新建assset文件夹和example文件夹和index.html文件 3. assets文件主要放js和css文件 4. example放一些案例 5. index.html放一些备忘内容 6. 使用VScode编辑内容,点击查看集成终端选择cmd 7. 建立live-server服务 8. cnpm install -g live-server 9. 安装完成后 live-server 启动本地服务 10. 结束本地服务以后,npm init 一下项目 11. 一直确定,会创建一个package.json文件 ## 第一个helloword程序 example/helloword.html ``` Helloword

Helloword


{{message}}
``` index.html ``` Vue.js实例

Vue2.0实例


  1. Hello World实例
``` 在终端中输入live-server 启动服务器点击**Hello World实例**即可看到效果 ## v-if v-else v-show 指令 1. v-if: v-if:是vue 的一个内部指令,指令用在我们的html中。 v-if用来判断是否加载html的DOM,比如我们模拟一个用户登录状态,在用户登录后现实用户名称。 关键代码: ```
你好,像素狮!
``` ``` Helloword

v-if&v-else&v-show


你好,像素狮!
请登录后操作
你好,像素狮!
``` 这里我们在vue的data里定义了isLogin的值,当它为true时,网页就会显示:你好:像素狮,如果为false时,就显示请登录后操作。 2. v-show : 调整css中display属性,DOM已经加载,只是CSS控制没有显示出来。 ```
你好:像素狮
``` 3. v-if 和v-show的区别: - v-if: 判断是否加载,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在需要时加载。 - v-show:调整css dispaly属性,可以使客户端操作更加流畅。 **v-else要放在v-if后面要不然无效** ## v-for指令 :解决模板循环问题 v-for指令是循环渲染一组data中的数组,v-for 指令需要以 item in items 形式的特殊语法,items 是源数据数组并且item是数组元素迭代的别名。 一、基本用法:
1. 模板写法 ```
  • {{item}}
  • ``` 2. js写法 ``` var app=new Vue({ el:'#app', data:{ items:[20,23,18,65,32,19,54,56,41] } }) ``` 3. 完整代码 ``` V-for 案例

    v-for指令用法


    • {{item}}
    ``` 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循环,先在js里定义了items数组,然后在模板中用v-for循环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那个html标签循环,v-for就写在那个上边。** 二、排序 我们已经顺利的输出了我们定义的数组,但是我需要在输出之前给数组排个序,那我们就用到了Vue的 **computed:** 属性。 ``` computed:{ sortItems:function(){ return this.items.sort(); } } ``` **如果不重新声明报错**我们在computed里新声明了一个对象sortItems,如果不重新声明会污染原来的数据源,这是Vue不允许的,所以你要重新声明一个对象。 **不是成功的排序需要自己封装函数并使用**
    **真正的数字排序** ``` //真正的数字排序 function sortNumber(a,b){ return a-b } ``` 用法: ``` computed:{ sortItems:function(){ return this.items.sort(sortNumber); } } ``` 三、对象循环输出 我们上边循环的都是数组,那我们来看一个对象类型的循环是如何输出的。 我们先定义个数组,数组里边是对象数据 ``` students:[ {name:'像素狮',age:'24'}, {name:'小明',age:'26'}, {name:'小张',age:'30'}, {name:'小华',age:'20'}, {name:'Tim',age:'15'}, ] ``` 在模板中输出 ```
    • {{student.name}} - {{student.age}}
    ``` 加入索引序号: ```
    • {{index}}:{{student.name}} - {{student.age}}
    ``` **数组对象方法排序** ``` //指定排序的比较函数: //数组对象方法排序: function sortByKey(array,key){ return array.sort(function(a,b){ var x=a[key]; var y=b[key]; return ((xy)?1:0)); }); } ``` 有了数组的排序方法,在computed中进行调用排序 ``` sortStudent:function(){ return sortByKey(this.students,'age'); } ``` **注意:** vue低版本中 data里面的items和computed里面可以一样,但是高版本,是不允许相同名称。有很多小伙伴踩到了这个坑,这里提醒学习的小伙伴,根据自己版本的不同,请修改代码。 ## v-text & v-html 我们已经会在html中输出data中的值了,我们已经用的是{{xxx}},这种情况是有弊端的,就是当我们网速很慢或者javascript出错时,会暴露我们的{{xxx}}。Vue给我们提供的v-text,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来看代码: ``` {{ message }}=
    ``` 如果在javascript中写有html标签,用v-text是输出不出来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v-html标签了。 ``` ``` 双大括号会将数据解释为纯文本,而非HTML。为了输出真正的HTML,你就需要使用v-html 指令。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环境中动态渲染HTML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容易导致**XSS攻击**。所以只能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v-html**,永远不要在用户提交和可操作的网页上使用。 ``` v-text&v-html

    v-text&v-html实例


    {{message}}=
    ``` ## v-on:绑定事件监听器 v-on 就是监听事件,可以用v-on指令监听DOM事件来触发一些javascript代码。 一、使用绑定事件监听器,编写一个加分减分的程序。 ``` v-on实例

    v-on实例


    本场比赛得分:{{fenshu}}


    ``` 我们的 **v-on** 还有一种简单的写法,就是用 **@** 代替。 ``` ``` 我们除了绑定click之外,我们还可以绑定其它事件,比如键盘回车事件v-on:keyup.enter,现在我们增加一个输入框,然后绑定回车事件,回车后把文本框里的值加到我们的count上。 ``` onEnter:function(){ this.count=this.count+parseInt(this.secondCount); } ``` 因为文本框的数字会默认转变成字符串,所以我们需要用parseInt()函数进行整数转换。 ## v-model指令★ v-model指令,我理解为绑定数据源。就是把数据绑定在特定的表单元素上,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一、我们来看一个最简单的双向数据绑定代码: html文件: ```

    原始文本信息:{{message}}

    文本框

    v-model:

    ``` javascript代码: ``` var app=new Vue({ el:'#app', data:{ message:'hello Vue!' } }) ``` 二、修饰符 - **lazy**:取代 imput 监听 change 事件。(v-model.lazy:懒加载失去焦点后加载) - **number**:输入字符串转为数字。(v-model.number) - **trim**:输入去掉首尾空格。(v-model.trim) 三、文本区域加入数据绑定 ``` ``` 四、多选按钮绑定一个值 ```

    多选按钮绑定一个值

    ``` 五、多选绑定一个数组 ```

    多选绑定一个数组



    {{web_Names}}

    ``` 六、单选按钮绑定数据 ```

    单选按钮绑定

    {{sex}}

    ``` ## v-bind 指令 v-bind是处理HTML中的标签**属性**的,例如 ```
    ```就是一个标签,``````也是一个标签,我们绑定``````上的src进行动态赋值。 html文件: ```
    ``` 在html中我们用v-bind:src=”imgSrc”的动态绑定了src的值,这个值是在vue构造器里的data属性中找到的。 js文件: ``` var app=new Vue({ el:'#app', data:{ imgSrc:'http://baidu.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vue01-2.jpg' } }) ``` 我们在data对象在中增加了imgSrc属性来供html调用。 v-bind 缩写 ``` ``` 绑定CSS样式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v-bind来绑定css样式: 在绑定CSS样式是,绑定的值必须在vue中的data属性中进行声明。 1、直接绑定class样式 ```
    1、绑定classA
    ``` 2、绑定classA并进行判断,在isOK为true时显示样式,在isOk为false时不显示样式。 ```
    2、绑定class中的判断
    ``` 3、绑定class中的数组 ```
    3、绑定class中的数组
    ``` 4、绑定class中使用三元表达式判断 ```
    4、绑定class中的三元表达式判断
    ``` 5、绑定style ```
    5、绑定style
    ``` 6、用对象绑定style样式 ```
    6、用对象绑定style样式
    ``` ``` var app=new Vue({ el:'#app', data:{ styleObject:{ fontSize:'24px', color:'green' } } }) ``` 7. 本节源码 ``` v-bind实例

    v-bind实例


    技术群


    1、绑定class
    2、绑定class中的判断
    3、绑定class中的数组
    4、绑定class中的三元运算符


    5、绑定style
    5、绑定style
    ``` ## 其他内部指令(v-pre & v-cloak & v-once) v-pre指令 在模板中跳过vue的编译,直接输出原始值。就是在标签中加入v-pre就不会输出vue中的data值了。 ```
    {{message}}
    ``` 这时并不会输出我们的message值,而是直接在网页中显示{{message}} v-cloak指令 在vue渲染完指定的整个DOM后才进行显示。它必须和CSS样式一起使用, ``` [v-cloak] { display: none; } ``` ```
    {{ message }}
    ``` v-once指令 在第一次DOM时进行渲染,渲染完成后视为静态内容,跳出以后的渲染过程。 ```
    第一次绑定的值:{{message}}
    ``` 源码 ``` v-pre&v-cloak&v-once实例

    v-pre&v-cloak&v-once实例


    {{message}}
    渲染完成后,才显示!
    {{message}}
    {{message}}
    ``` 总结: 我们学习了Vue中的指令,这也是Vue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以前我也只是使用Vue,通过这个课程的制作,我也对Vue指令有了全面和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小伙伴们的学习,我想说的是,你看完视频后一定要动手去敲写代码,这样你才能理解并记住,接下来我们将讲解Vue的全局API。 # 全局API ## Vue.directive 自定义指令 一、什么是全局API? 全局API并不在构造器里,而是先声明全局变量或者直接在Vue上定义一些新功能,Vue内置了一些全局API,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指令Vue.directive。说的简单些就是,在构造器外部用Vue提供给我们的API函数来定义新的功能。 二、Vue.directive自定义指令 三、自定义指令中传递的三个参数 el: 指令所绑定的元素,可以用来直接操作DOM。 binding: 一个对象,包含指令的很多信息。 vnode: Vue编译生成的虚拟节点。 四、自定义指令的生命周期 自定义指令有五个生命周期(也叫钩子函数),分别是 **bind,inserted,update,componentUpdated,unbind** **bind:** 只调用一次,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用这个钩子函数可以定义一个绑定时执行一次的初始化动作。 **inserted:** 被绑定元素插入父节点时调用(父节点存在即可调用,不必存在于document中)。 **update:** 被绑定于元素所在的模板更新时调用,而无论绑定值是否变化。通过比较更新前后的绑定值,可以忽略不必要的模板更新。 **componentUpdated:** 被绑定元素所在模板完成一次更新周期时调用。 **unbind:** 只调用一次,指令与元素解绑时调用。 bind:function(){//被绑定 console.log('1 - bind'); }, inserted:function(){//绑定到节点 console.log('2 - inserted'); }, update:function(){//组件更新 console.log('3 - update'); }, componentUpdated:function(){//组件更新完成 console.log('4 - componentUpdated'); }, unbind:function(){//解绑 console.log('1 - bind'); } ## Vue.extend构造器的延伸 一、什么是Vue.extend? Vue.extend 返回的是一个“扩展实例构造器”,也就是预设了部分选项的Vue实例构造器。经常服务于Vue.component用来生成组件,可以简单理解为当在模板中遇到该组件名称作为标签的自定义元素时,会自动调用“扩展实例构造器”来生产组件实例,并挂载到自定义元素上。 由于我们还没有学习Vue的**自定义组件**,所以我们先看跟组件无关的用途。 二、自定义无参数标签 我们想象一个需求,需求是这样的,要在博客页面多处显示作者的网名,并在网名上直接有链接地址。我们希望在html中只需要写 ,这和自定义组件很像,但是他没有传递任何参数,只是个静态标签。 我们的Vue.extend该登场了,我们先用它来编写一个扩展实例构造器。代码如下: ``` var authorExtend = Vue.extend({ template:"

    {{authorName}}

    ", data:function(){ return{ authorName:'pxs', authorUrl:'http://www.baidu.com'' } } }); ``` 这时html中的标签还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扩展实例构造器是需要挂载的,我们再进行一次挂载。 ``` new authorExtend().$mount('author'); ``` 这时我们在html写就是管用的。我们来看一下全部代码: ``` vue.extend-扩展实例构造器

    vue.extend-扩展实例构造器


    ``` 三、挂载到普通标签上 还可以通过HTML标签上的id或者class来生成扩展实例构造器,Vue.extend里的代码是一样的,只是在挂载的时候,我们用类似jquery的选择器的方法,来进行挂载就可以了。 ``` new authorExtend().$mount('#author'); ``` ## Vue.set全局操作 Vue.set 的作用就是在构造器外部操作构造器内部的数据、属性或者方法。比如在vue构造器内部定义了一个count为1的数据,我们在构造器外部定义了一个方法,要每次点击按钮给值加1.就需要用到Vue.set。 一、引用构造器外部数据: 什么是外部数据,就是不在Vue构造器里里的data处声明,而是在构造器外部声明,然后在data处引用就可以了。外部数据的加入让程序更加灵活,我们可以在外部获取任何想要的数据形式,然后让data引用。 看一个简单的代码: ``` //在构造器外部声明数据 var outData={ count:1, goodName:'car' }; var app=new Vue({ el:'#app', //引用外部数据 data:outData }) ``` 二、在外部改变数据的三种方法: 1、用Vue.set改变 function add(){ Vue.set(outData,'count',4); } 1 2 3 function add(){ Vue.set(outData,'count',4); } 2、用Vue对象的方法添加 app.count++; 1 app.count++; 3、直接操作外部数据 outData.count++; 1 outData.count++; 其实这三种方式都可以操作外部的数据,Vue也给我们增加了一种操作外部数据的方法。 三、为什么要有Vue.set的存在? 由于Javascript的限制,Vue不能自动检测以下变动的数组。 *当你利用索引直接设置一个项时,vue不会为我们自动更新。 *当你修改数组的长度时,vue不会为我们自动更新。 看一段代码: ``` Vue.set 全局操作

    Vue.set 全局操作


    • {{aa}}
    ``` 这时我们的界面是不会自动跟新数组的,我们需要用Vue.set(app.arr,1,’ddd’)来设置改变,vue才会给我们自动更新,这就是Vue.set存在的意义。 ## Vue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Vue一共有10个生命周期函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函数在vue的每个阶段都进行操作数据或者改变内容。 ``` 构造器的声明周期

    构造器的声明周期


    {{message}}

    ``` ## Template 制作模版 一、直接写在选项里的模板 直接在构造器里的template选项后边编写。这种写法比较直观,但是如果模板html代码太多,不建议这么写。 javascript代码: ``` var app=new Vue({ el:'#app', data:{ message:'hello Vue!' }, template:`

    我是选项模板

    `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板的标识不是单引号和双引号,而是,就是Tab上面的键。 二、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