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组件设计思想

最后更新于:2022-04-02 05:00:10

### **概述** Android应用开发的哲学是把一切都看作是组件。把应用程序组件化的好处是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同时提高模块的复用性。Android的组件设计思想与传统的组件设计思想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依赖于进程。也就是说,进程即使由于内存紧张被强行杀掉了,但是运行在里面的组件还是存在的。这样就可以在组件再次需要使用时,原地满血复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这种设计思想非常适合内存较小的移动设备。 理解Android组件设计思想,对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会有更好的认识。这一节讲Android组件化设计的背景、理念、原则,以及Android在OS级别上提供的组件化支持,其中还会包含一个实验来验证这种组件化设计思想,可以对Android系统有一个高层次的抽象理解。 * 组件化背景 * 组件化设计 * 组件化支持 * 一个小实验 ### **组件化背景** #### **从PC客户端应用程序说起** * 开发者角度 * 复杂,同时兼顾UI、交互和业务逻辑 * 运行载体是进程 * 进程只有一个入口点—main * 使用者角度 * 流畅的UI、友好的交互、正确的结果 * 不知进程是何物 #### **PC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的任务** * 满足用户的需求 * 降低程序复杂度 -- 组件化 #### PC客户端应用程序组件化之后 * 开发者角度 * 运行载体仍然是进程 * 进程仍然是只有一个入口点—main * 使用者角度 * 流畅的UI、友好的交互、正确的结果 * 不知进程是何物 #### **结论** 应用程序组件化前后,用户对其运行载体(进程)没有概念,但是开发者来说,组件化后的应用程序仍然是和进程直接关联的,也就是说,进程一旦不存在,程序和组件也随之灰飞烟灭! #### **再说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 * 与PC客户端应用程序一样,包含UI、交互和业务等复杂逻辑 * 与PC客户端应用程序一样,用户的需求是流畅的UI、友好的交互、正确的结果 * 运行在低频率CPU、小容量内存、小面积屏幕设备上 #### **设备特性对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影响** * 低频率CPU 影响程序运行速度,尤其是程序启动速度,因为用户对程序启动时间最为敏感 * 小容量内存 影响同时运行的程序的数量,而且系统会在内存紧张时杀进程,以便回收内存 * 小面积屏幕 单窗口操作模式,导致用户需要频繁地切换程序或者重新打开程序 #### **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的任务** * 满足用户的需求 * 降低程序复杂度 #### **组件化是降低移动端应用程序复杂度的不二选择,但需进一步考虑以下两个事实**: * 设备特性的影响 * 系统杀进程时,被杀进程里面的组件如何处理? * 程序切换和重新打开时,如可提高程序启动速度? * 用户不关心进程 * 是否可以将组件与进程进行剥离? ### **组件化设计** #### **基本思想** Everything is component #### **具体实现** * 程序由组件组成 * 组件与进程剥离 * 组件皆程序入口 #### **程序由组件组成** * Activity:前台交互 * Service:后台计算 * Broadcast Receiver:广播通信 * Content Provider:数据封装 此四种组件对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了很好的抽象,QT的signal-slot,COM的连接点,都是广播的例子 #### **组件与进程剥离** * 组件关闭时,进程可以继续存在 提高重新启动时的速度 * 进程关闭时,组件可以继续存在 保护被杀进程里面的组件 #### **组件皆程序入口** * Activity -- onCreate * Service -- onCreate * Broadcast Receiver -- onReceive * Content Provider -- onCreate 由于组件已与进程剥离,因此不再有进程入口的概念,只有组件入口的概念 #### **将组件与进程进行剥离,使得进程对组件透明,听起来很好,但是如何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 谁来负责组件的启动和关闭? * 谁来维护组件的状态? * 谁来管理组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进程? * 组件之间如何进行通信? ### **组件化支持** #### **操作系统级别的组件化支持** * Activity Manager Service * Binder * Low Memory Killer #### **Activity Manager Service** * 启动组件 组件启动时,检查其所要运行在的进程是否已创建。如果已经创建,就直接通知它加载组件。否则,先将该进程创建起来,再通知它加载组件。 * 关闭组件 组件关闭时,其所运行在的进程无需关闭,这样就可以让组件重新打开时得到快速启动。 * 维护组件状态 维护组件在运行过程的状态,这样组件就可以在其所运行在的进程被回收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生存。 * 进程管理 在适当的时候主动回收空进程和后台进程,以及通知进程自己进行内存回收 1. 组件的UID和Process Name唯一决定了其所要运行在的进程。 2. 每次组件onStop时,都会将自己的状态传递给AMS维护。 3. AMS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会调用trimApplications来主动回收进程: A. activityStopped B. setProcessLimit C. unregisterReceiver D. finishReceiver 4. WMS也会主动回收进程: WindowManagerService在处理窗口的过程中发生Out Of Memroy时,会调用reclaimSomeSurfaceMemoryLocked来回收某些Surface占用的内存,reclaimSomeSurfaceMemoryLocked的逻辑如下所示: (1).首先检查有没有泄漏的Surface,即那些Session已经不存在但是还没有销毁的Surface,以及那些宿主Activity已经不可见但是还没有销毁的Surface。如果存在的话,就将它们销毁即可,不用KillPids。 (2).如果不存在没有泄漏的Surface,那么那些存在Surface的进程都有可能被杀掉,这是通过KillPids来实现的。 **KillPids**: * (1). 找中候选进程的最大oom_adj值。 * (2). 如果找到的最大oom_adj值恰好位于[ProcessList.HIDDEN_APP_MIN_ADJ(9), ProcessList.HIDDEN_APP_MAX_ADJ(15)]之间,那么就将最大oom_adj值修改为ProcessList.HIDDEN_APP_MIN_ADJ,表示要将所有后台进程都杀掉。 * (3). 如果此时杀进程是不安全的,并且找到的最大oom_adj值比ProcessList.SERVICE_ADJ还要小,那么就将将最大oom_adj值设置为ProcessList.SERVICE_ADJ,避免重要进程被杀掉。 * (4). oom_adj值大于等于前面找到的最大oom_adj值的候选进程都将被杀掉。 **trimApplications**: * (1). 杀掉Package已经被Remove了的进程,属于无用进程 * (2). 调用updateOomAdjLocked更新所有进程的oom_adj **updateOomAdjLocked -- all**: * (1). 根据进程运行状态来更新进程的oom_adj。更新顺序是从最近使用到最近不使用的。如果一个进程是后台进程,那么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更新,就意味着最近越是不使用的后台进程,它获得的oom_adj值就越大。后台进程(以及空进程)的oom_adj取值范围[ProcessList.HIDDEN_APP_MIN_ADJ(9), ProcessList.HIDDEN_APP_MAX_ADJ(15)] * (2),如果空进程超过限制,那么最近越是不使用的空进程,就越会被杀掉。 * (3). 如果后台进程超过限制,那么最近越是不使用的后台进程,就越会被杀掉。 * (4). 通知进程ScheduleTrimMemory。 updateOomAdjLocked -- single: * (1). 调用computeOomAdjLocked计算oom_adj。 * (2). 计算oom_adj之后,如果ShchedGroup发生改变,并且变成了THREAD_GROUP_BG_NONINTERACTIVE调度组,那么进程就会被杀掉。 **computeOomAdjLocked**: * (1). ProcessList.FOREGROUND_APP_ADJ(0): 前台进程、有InstrumentionClass的进程、正在接收广播的进程、正在执行Service Callback的进程、正在运行有外部依赖的Content Provider的进程 * (2). ProcessList.VISIBLE_APP_ADJ(1): 有Activity是Visible的进程 * (3). ProcessList.PERCEPTIBLE_APP_ADJ(2):有Activity是Pausing、Paused或者Stopping状态的进程、有Service被设置为Foreground的进程、被设置为Foreground的进程。 * (4). ProcessList.HEAVY_WEIGHT_APP_ADJ(3):被设置为重量级App的进程。 * (5). ProcessList.BACKUP_ADJ(4):正在执行备份任务的进程。 * (6). ProcessList.SERVICE_ADJ(5):最近有活动的Service的进程。 * (7). ProcessList.HOME_APP_ADJ(6):Home App进程。 * (8). ProcessList.PREVIOUS_APP_ADJ(7):前一个显示UI的进程。 * (9). ProcessList.SERVICE_B_ADJ(8):oom_adj值等于ProcessList.SERVICE_ADJ的进程超过限制时,最近越是不使用的进程的oom_adj值就会由ProcessList.SERVICE_ADJ变成ProcessList.SERVICE_B_ADJ。 **PS**: * (1). 如果一个进程运行有绑定至另外一个进程(Client)的Content Provider或者Service,并且client进程的oom_adj值比该进程的oom_adj小,那么该进程的oom_adj值就会被设置为client进程的oom_adj值,但是不能超过ProcessList.FOREGROUND_APP_ADJ。 * (2). ProcessList.PERSISTENT_PROC_ADJ(-12):被设置为persistent的进程,如PhoneApp,不参与oom_adj更新计算。 * (3). ProcessList.SYSTEM_ADJ(-16):System进程,不参与oom_adj更新计算。 #### **Binder** * 为组件间通信提供支持 * 进程间 * 进程内 * 高效的IPC机制 * 进程间的组件通信时,通信数据只需一次拷贝 * 进程内的组件通信时,跳过IPC进行直接的通信 传统的IPC,通信数据需要执行两次,一次是从源进程的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二次是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目标进程的用户空间 ### **Low Memory Killer** * 内存紧张时回收进程 由于组件与进程是剥离的,因此进程回收不会影响组件的生命周期 * 从低优先级进程开始回收 * Empty Process * Hidden Process * Perceptible Process * Visible Process * Foreground Process **备注:** 1. 每一个APP进程都有一个oom_adj值,该值是根据进程所运行的组件计算出来的,值越小,优先级就越级。 2. Init和System Server进程的oom_adj等于-16,是最高的,保证不会被杀死。 3. PhoneApp具有persist属性,它的oom_adj被设置为-12,也能保证不会被杀死。 4. 可以通过`/proc/oom_adj`文件查看进程的oom_adj值。 5. 在Linux内核中,子进程的oom_adj值等于父进程的oom_adj,也就是说,Android里面的Native进程的oom_adj值与fork它的进程的oom_adj值一样。 ### **一个小实验**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6b0a21741ce83aee9bb14f9e02eaec5b_730x427.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11d7df7d87dfe78872979ca93ee81c0c_376x535.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2a6bb88d43b77719b55c64f1a74e2dc8_558x498.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9312ef0cf2b9ba90789c4702ff961435_648x379.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c77136efc5ba8eaf15202a9f46692f2b_557x510.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c965bf242f8563dee2137547d511bf9a_376x535.jpg) ![](https://docs.gechiui.com/gc-content/uploads/sites/kancloud/a27568f6388372fe758ad74adf42cfed_561x487.jpg) #### **参考** [Google安卓开发培训入门指南](http://developer.android.com/training/index.html) [Google安卓开发应用组件](http://developer.android.com/guide/components/index.html) [Android 源代码](http://source.android.com/source/index.html) [Android 接口和架构](http://source.android.com/devices/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