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使字句
最后更新于:2022-04-02 01:44:39
使字句,也就是“xx使xx如何如何”的句型,已经在译文中泛滥开来。我随手挑几篇译文,就发现了大量的使字句:
> 玉米的高产使玉米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从而常常使得农民如果得不到政府补贴就无法继续维持玉米的种植。
> 她的名字叫雷切尔,正是这个名字使我虚度了整个中学时光。
> 曾有一次,她给我寄去了一张身着泳装的照片,使得我对她的爱痴狂得简直想入非非了。
> 使常规的活动多样化更有利于减弱享乐性适应的影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许多时候与词典有关。翻阅词典会发现,很多动词都解释为“使xx”,所以译者也依葫芦画瓢用起使动。但要注意的是,这是英文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中文却不是这样的。不信可以把一些中文句子翻译为英文,不出现“使动”则必然不地道。
> 吃了这药,你就会好多了。
> 中式英语:If you take this medicine, you will feel better.
> 改用使动:This medicin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
>
> 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有钱。
> 中式英语:He can do anything because he is rich.
> 改用使动:His wealth enables him to do anything.
>
> 天气太糟糕了,我们没法出发。
> 中式英语:We could not start because of bad weather.
> 改用使动:Bad weather prevented us from starting.
改用使动之后,英文译文显得“地道”了许多。好玩的是,如果将这些地道的英文句子翻译回中文,必然离不开“使”——“使你觉得”,“使他能够”,“使我们不能”。
这样看来,英译中应该可以离开“使”字。况且中文本身也有“使动”的用法,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既来之,则安之”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过总的来说,中文的“使动”并不常见,至少不如现在翻译体里那么常见;而且中文的“使动”没有英文“使”句型那么严谨的逻辑关系:它不一定需要连接两个对象,更多的是描述单个对象的状态改变,这不同于英文“A导致B”的固定形式。
那么在翻译时,该如何避免泛滥的“使”字句呢?
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翻译界人士讨论过,大多认为此种用法过于僵化,丧失了汉语本身的流畅。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却没有好的答案,结果就是,纵然许多人都知道“使”来“使”去不好,要想改善,却是有心无力。我印象中,唯有思果先生提出过一条标准,“使”一般只能用于肯定,而不宜用于否定:你可以说,“使我认识到”,但不能说,“使我没有认识到”。
思果先生的观点我很赞成,但觉得还不够全面,毕竟还有大量的肯定句也在不必要的使用“使”。所以这些年来,我读书看报时留意观察了“使”字句的用法,还有表达相同意思而未用“使”字的句子的特点,大致总结出三种修改“使”字句的方法。
## 提前动词
> 原译:这条路的开通,使城市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
> 改译:这条路的开通,极大改善了城市交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而且一旦动词是及物的,通常都需要添加“得到了”之类的辅助成分才通顺。这类“使”字句最好改,直接去掉“使”字和辅助结构,把动词提前,干净利落。
## 改换动词
> 原译:老旧的发动机使该款车的最高时速只能限制在了100公里。
> 改译:老旧的发动机只能提供最高100公里的时速。
这样的句子,看起来并无大异,仔细想想又总有些别扭。如果想修改,必须另找动词,理顺“老旧发动机”和“100公里时速”之间的关系。相比“限制”,“提供/支持”更为通顺。只是,此方法要求作者熟悉各种搭配,能选出合适的词语。
## 直接意会
> 原译:丑闻的爆发,使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改译:丑闻爆发之后,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也是较有争议的一种改法。单独来看,这样的修改会造成歧义,以上二者到底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还是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较真起来还真说不准。然而我们应当记得,汉语是强调“意合”(parataxis)的语言,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理解句意依靠的是读者的感觉和悟性,而不是明显的关联词。“此事出现之后,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类句子,单从结构来分析确实存在歧义,但真正读起来,一般人都不难理解它的意思。
';